高曉松是什麼星座,高曉松個人資料

高曉松是什麼星座,高曉松個人資料

高曉松何許人也?大概很少人不知道吧,就算不知道他是音樂人,導演還是製作人,或者說是詞曲創作者這麼多重的身份,也一定還記得2011年11月8日凌晨,因醉駕被判六個月拘役的高曉松從北京東城區看守所獲釋這個新聞。那麼,高曉松是什麼星座的?有得過什麼獎項?想瞭解更多關於高曉松的事情不妨隨小編一起去星座名人裡去看看吧。 個人資料中文名:高曉松國籍:美國民族:漢族星座:天蠍座出生日期:1969年11月14日身高:175cm體重:85KG最想去的地方: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扎達爾職業:導演、編劇、製片人、音樂人畢業院校:清華大學肄業經紀公司:綜藝曉松、太合麥田代表作品:歌曲《同桌的你》《戀戀風塵》作品集《青春無悔》《萬物生長》主要成就:打造了許多著名的歌手掀起校園民謠的風潮高曉松資料高曉松,中國著名音樂人,導演,製作人,詞曲創作者。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早期以電視編劇、音樂創作及製作人為主。1994年出版的《校園民謠》到1996年的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令其聲名大噪,攬獲多項音樂大獎,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音樂製作人。時常擔任各大選秀比賽中的評委。自編自導電影《大武生》於2011年9月9日上映。2011年11月8日凌晨,因醉駕被判六個月拘役的高曉松從北京東城區看守所獲釋。 高曉松,音樂人士,詞曲創作者,把校園民謠推向頂峰的代表人士之一。身高175cm,體重85kg,清華大學肄業,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校園民謠》中關鍵人物,他以創作見長,也極具商業頭腦,曾創立了麥田音樂,即是後來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內唱片公司--太合麥田。現從事電影及音樂工作。 家庭背景爺爺高景德是清華大學的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電機工程學家;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創辦者、中國工程院、科學院兩院院士、熟操四國語言的科學家;舅舅張克潛是著名的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兼博導;母親是著名的建築學家。 成就相信生於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並在校園裡熏陶過的人都會知道“高曉松”這個名字。當年的《同桌的你》,不知打動了多少多愁善感的學子,而且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無數人深藏在心底的經典唱片。一首《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又在多少畢業前的散伙兒飯上引得大家痛哭流涕,而且事後仍然感慨萬分。對很多人來說,那時的心情是最真的,那時的淚水是最值得回憶與感動的。高曉松一手打造的包括了老狼、葉蓓、阿朵等, 曾經為劉歡、那英、小柯、黃磊、樸樹、零點樂隊、李宇春、林依輪、黃綺珊、曾軼可等人寫歌或者擔任製作人。 趣事在內地樂壇,似乎沒有哪個幕後音樂人能像高曉松這樣引起持久的關注,十多年來,無論是他的作品、婚姻還是他口無遮攔說的話,都經常引起外界轟動,成為媒體焦點。儘管這幾年他已經低調了很多,但對於他的精彩經歷、曾經的精彩人生,仍舊有不少人心存好奇。高曉松1988年考入清華,學的是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按常規,他畢業後應該成為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他說:“當年父母培養我琴棋書畫,原本是想讓我當一個有藝術修養的科學家,但最終我卻變成個懂點兒科學知識的藝術家。”在清華讀了三年雷達專業後,他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正好碰上那時高校學子的退學熱潮,大三那年,高曉松毅然決定從清華退學。“其實是連退學手續都沒辦,直接就沒再回學校了。”之後,他和老狼開始了將近一年的流浪生涯。高曉松一向隨遇而安,曾經跟老狼還有幾個朋友組織了一支樂隊,名叫“青銅器”,在圈內小有名氣。1990年暑假,他們忽然收到海南島一家歌廳的邀請前去駐唱。返回時因路費不足,高曉松輾轉來到當時廈門大學的“校中村”東邊社暫住了大半年時間,包括《同桌的你》《麥克》《白衣飄飄的年代》《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無悔》在內的許多著名校園民謠都在這個時期完成初稿。返回北京後,高曉松決心做個負責的男人,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未果,卻因禍得福跨入新興的廣告業,初獲成功。 當1993年大地唱片的黃小茂經沈慶介紹找到高曉松時,他已然是個成功的年輕商人。個人經歷之求學1969年11月14日生於北京高級知識分子家庭。1982年至1988年就讀於北京四中。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本科。1991年從清華大學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電影,後入亞洲電視藝術中心任實習編導及編導。曾拍攝大量廣告片及為老狼,林依倫,朱樺,何靜等歌手拍攝MTV多部。為中國電視劇藝術中心編劇上下集電視劇《心祭》。 高曉松的老婆“我老婆對世界的看法,甚至聽什麼音樂、看什麼電影,都是受我影響的,所以我們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覺得這樣很幸福。”高曉松成名後的事已不是秘密,近幾年他移居美國後比以往低調了很多,儘管經常出現在超女或其他選秀的評委席上,但對於他自己的事情,媒體已很少提起。高曉松說,這是因為當年自己年少得志,同齡人那時都還只是剛畢業,他就已經功成名就了,所以顯得特別與眾不同,但十多年後的今天,他那一代基本都混出頭來,自己也就變得平凡,所以他最新推出的作品集,就叫“萬物生長”。1998年的一天,身在美國洛杉磯的高曉松給國內的親友發來短信:“喜得一女。”這時大家才知道高曉松結婚了。可是,對於自己那個80後的漂亮妻子,高曉松很低調,不肯透露。網上有傳聞稱他和妻子是在美國認識的,當時女孩才剛大學畢業,兩人一次在機場邂逅,迅速發展起來,對於這個說法,高曉松予以全盤否定,究竟實情如何?他還是不願透露,只說:“如果我是藝人,或許有義務公佈個人生活,但我只是個幕後工作者,沒有義務把這些私生活跟外界交待。”不少人認為,四十多歲的高曉松娶了個比自己年齡小一半的妻子,多少會有代溝,但高曉松並不這麼認為, “即使是同一代人,性格上也有差異,差異是人的問題。跟代溝沒關係。”高曉松提出一個獨特的觀點來證明夫妻之間的和諧,他認為老婆的年輕反而是他們相互融洽的關鍵,“她跟我一起的時候還很年輕,甚至還沒進入社會,所以她的基本世界觀都是我塑造的。相比之下,找一個年齡比較大的、被周圍圈子的人塑造出來後你再去改的妻子,後者多累人啊,而且更容易產生分歧。我老婆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甚至聽什麼音樂、看什麼電影,都是受我影響的,所以我們大部分的想法都很一致,我覺得這樣很幸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