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 | 小雪成冬,虹藏不見

小雪節氣 | 小雪成冬,虹藏不見

 當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氣。進入該節氣,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它的到來意味著凜冬已至,強冷空氣開始活動頻繁,降水形式也由雨變為雪;此時由於“地寒未甚”因此降雪次數不多,雪量也較小,但飛揚的小雪花還是為忙碌一年的莊稼人帶來豐年的好兆頭;更有益的是,還能驅散連日以來的霧氣,將大氣中的雜質衝散,留下清新潔淨的空氣。

小雪節氣養生要點~

1防寒保暖要做好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刮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遇受風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2少吃辛辣食物

現在室內暖和,外面寒冷,人們穿得嚴實,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上火。經常聽說周圍的人出現口腔潰瘍,甚至臉上的疙瘩也比平日裡多了,這些就是內火的表現,雖然寒冷的日子裡,人們喜歡吃熱乎乎的食物,但是過於麻辣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這會更助長體內的“內火”哦。

建議大家可以多喝點熱湯,比如白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羊肉白蘿蔔湯等,既暖和又能滋補津液。

3多喝水防內熱產生

小雪節氣多喝水可防內熱產生,緩解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燥等不適。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

4多吃溫性食物

平時的菜餚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蔥、姜、蒜,每天喝一杯熱牛奶,適當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補腎的食物。

5多喝湯、粥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的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湯補可謂是“食補之首”。雞湯特別是老母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它能緩解感冒症狀及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冬季養生多喝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將流感病毒拒之門外。天冷多喝粥類養胃哦~

6堅持泡腳抗寒

小雪節氣前後,三類疾病的發病率較高。第一類是哮喘、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感染類疾病,這類疾病多與氣溫不穩定、忽冷忽熱導致身體受涼有關;第二類是心血管類疾病,這類人多與氣溫驟降有關;第三類是在10月-12月高發腹瀉,患者多為6個月至3週歲的嬰幼兒。

因此,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每晚用熱水泡腳(患有不適合泡熱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