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來和傳說,現在的元旦和古代元旦有區別嗎?

元旦的由來和傳說,現在的元旦和古代元旦有區別嗎?

元旦,在現代其實屬於世界節日,並非中國的傳統節日,因為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元旦是公歷的1月1日,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紀年上也進入了新的一年。那麼元旦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關於元旦的傳說呢?

世界元旦

現在說的元旦大多數是指公歷的1月1日,是公歷紀年新一年的開始。元,即「始」,所有事物的開端稱為「元」,是開始的意思;「旦」,即「日」,因此元旦的意思就是初始的日子。元旦,也被稱為「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在西方,古羅馬凱撒將這一天定為公歷新年的開始,在這一天是很多西方國家迎接新的一年的節日,會有相應的慶祝活動。

中國元旦

在我國,對於元旦的解說和西方無異,但是有多個稱謂,比如元日、元正、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等。實際上中國的傳統元旦原來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在漢代漢武帝時期將春季一月定為真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至此延用至清朝末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孫中山總統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使用了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的說法。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至此我國與西方相同延用公歷,將公歷1月1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一日稱為春節。

關於元旦的傳說

最早關於元旦的說法是唐代關於三皇五帝之一顓頊的記載,房玄齡寫的《晉書》「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也就是將正月稱為元,初一稱為旦。

另一個傳說就是堯舜時期,為民勞心勞力的堯帝備受百姓愛戴,在退位的時候舉賢以能,傳位給了品德兼備的舜帝。而舜帝在位期間也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後來堯帝去世,認命將舜帝祭祀天地和堯帝的那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之日,成為元旦或元正,這便是古代的元旦。自此之後便有了正月初一的祭祀活動,是為了緬懷堯舜二帝。

古代元旦和現代元旦其實並不是同一天,我國的古代元旦應該是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現代元旦更多的是國際紀年法的新年,是新紀年的開端。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