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曉蘇,曉蘇炮轟泰囧,曉蘇是誰,曉蘇資料

作家曉蘇,曉蘇炮轟泰囧,曉蘇是誰,曉蘇資料

作家曉蘇,曉蘇炮轟泰囧,曉蘇是誰,曉蘇資料

姓名:曉蘇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北保康

出生日期:1961年12月15日

星座:射手座

職業:教授,主編,作家

畢業院校:華中師範大學

代表作品:《山裡人山外人》、《黑燈》

曉蘇資料

曉蘇,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語文教學與研究》雜誌社主編。一級作家。著有中短篇小說集《山裡人山外人》、《黑燈》、和長篇小說《五里鋪》等。2013年1月初,曉蘇公開炮轟電影《泰囧》對於文化產業的不良示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60年代初生於湖北保康。1979年考入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讀書。1983年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現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民間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語文教學與研究》雜誌社主編。1985年開始小說創作,1988年加入湖北作家協會,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一級作家。

個人作品

1985年開始小說創作,著有中短篇小說集《山裡人山外人》、《黑燈》、《狗戲》、《重上娘山》、《麥地上的女人》和長篇小說《五里鋪》、《大學故事》。作品多次獲省市各種獎勵和多種刊物獎,有的已譯成英文和法文在國外發表。中國作協會員。現居武漢,為某雜誌主編。

曉蘇炮轟《泰囧》:有錢可以買范冰冰睡覺

日前,在武漢市"兩會"上,市政協委員、華中師大文學院教授、作家曉蘇炮轟《泰囧》對於當下文化產業的不良示範。曉蘇表示,沒有審美價值和藝術含量的《泰囧》之所以獲得如此多的票房,是因為一定程度上國民的欣賞水平偏低,而且這樣的電影對於國民素質的提高毫無意義,甚至會產生負面影響。"《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電影,低俗、庸俗、媚俗!以電影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產業不能只是緊盯票房,而應該注重文化導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質和品位。"

隨後,曉蘇更是提出,《泰囧》其實代表了當下中國電影的兩種不良傾向--"賤下"與"炫富","所謂'賤下',就是拿老百姓開涮,挖苦、諷刺、作賤老百姓,王寶強飾演的小人物,在整部電影中就是不斷地被作賤與嘲笑;所謂'炫富',就是赤裸裸地宣揚拜金主義,電影裡面宣揚的全是不良觀點,有錢人可以施舍下層人,有錢可以買來與范冰冰睡覺等等。"

[挺蘇派]一句話就是不喜歡

武漢市政協委員、作家曉蘇的一番言論,昨天在網上引起網友諸多熱議。在網友一片倒的"聲討"聲中,記者發現,原來《泰囧》大賣、網友熱捧的背後,並不乏曉蘇這樣反對的聲音。"我知道一定有人說我矯情,可還是忍不住要說:真不喜歡《泰囧》,劇情完全沒有合理性,見個人就能簽上億的合同?化學產品把花燒死了就說明產品有問題?植物怎麼過的海關?喜劇你較什麼真?好吧!就說喜劇橋段,電梯裡議論人被鄙視、拔電話卡、一盆水澆頭......全是老段子事先被料中怎麼笑得出來?"昨天上午,藝術人生策劃浦寅就在微博中寫道。當然,"反對派"浦寅同樣遭到了網友的"怒罵",因此之後她在微博中回應道,"預料會被罵,因為說不好傷人自尊,反彈是必然的。"

網友"新一段旅程的huang瓜皮"則表示,終於等到了高清的《泰囧》,感覺沒有《人在囧途》好笑,我想要是我旅途中遇到王寶強那個奇葩,估計早就崩潰了。網友"波羅的海之心"寫道,"俺覺得(《十二生肖》)比《泰囧》好看,可惜輿論慣性猛於虎......"

[倒蘇派]雅若不容許俗,雅就成了空中樓閣

《泰囧》被批,最傷心的不是投資方、不是演職人員,而是網友們。昨天當"曉蘇說"出現後,一片倒的聲討曉蘇的聲音,讓《泰囧》再度成為神跡。影評人周黎明昨天在微博中寫道,"《泰囧》是大俗但不惡俗,更重要的是它俗而不爛,做得挺認真。雅若不容許俗,雅就成了空中樓閣。一個社會的趣味跟金錢一樣,都是呈金字塔型,開寶馬的總得允許別人騎自行車吧。"

而有網友更是提出自己的疑問,"教授在哪裡看的《泰囧》?電影院?去電影院說明真愛啊;網上下載的?打擊盜版刻不容緩呦......"網友張賢永則寫道,"對於想出名的人,做什麼事都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只為出名,不是為了別的。中國還有一句話,人怕出名,豬怕壯,樹大了會招風,誰讓《泰囧》票房那麼高呢?"

網友熱議

投資人"泰"高興了

拿10%利潤分成徐崢坐收4000萬

《泰囧》票房超10億,光線利潤達4億。日前,投資人王長田向媒體透露,10億票房光線利潤將達4億,導演徐崢在作為導演和演員酬勞外,還將享受10%的利潤分成。《泰囧》投資人王長田表示,"與很多電影聯合投資不同,《泰囧》由光線完全投資,但是在利潤分成方面,考慮到要對徐崢導演的智力有所尊重,在片酬之外還有10%的利潤分成。風險由我們來承擔,他們付出時間和聲譽,我們認為這是合理的。"

《泰囧》發行項目經理

票房過三億就覺得"失控"了

《泰囧》紅了,應了中國那句老話,天時地利人和。但是,在這些因素之外,一部電影的成功還需要努力。昨天,記者採訪《泰囧》"幕後"人員之一,《泰囧》發行項目經理宋瑋,對於《泰囧》的紅與是非,她卻很坦然。"基本上上片前3個星期開始就都沒有休息了。因為還有首映禮、各地路演等很細的事情要確認,上片的那一周,我們所有人幾乎都在出差。要監察,防止或者盡量避免偷票房的事情發生,還有就是要確認我們的電影衍生品都到達地方。基本上就跟救火隊員似的,微博上只要有網友爆出了哪裡有手寫票,我們就直奔哪裡。"《泰囧》"幕後"人員之一,《泰囧》發行項目經理宋瑋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道,"首週末過3億的時候我們確實覺得太猛了,特別興奮。再往後就覺得它有點兒失控了,有些誇張了。"

人紅是非多,電影也不例外。《泰囧》爆紅,於是興高采烈的、嫉妒的、看熱鬧的、落井下石的都一起來了。日前,武漢市政協委員、華中師大文學院教授、作家曉蘇在武漢市"兩會"上炮轟《泰囧》三俗。一時間,"曉蘇說"引起網友、專家熱議。

曉蘇:本意不是批評《泰囧》請千萬別火上澆油

1月6日下午4點,曉蘇接到湖北文化產業網記者電話時,聲音很平靜,「要開會,會議結束後我打電話給你」,似乎全然不知網上激烈的批判之聲。

曉蘇正在參加湖北省武漢市「兩會」,這位擁有市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和作家身份的知識分子,因為「炮轟電影《泰囧》太『三俗』」而成為網絡熱門人物。

記者和曉蘇約在東湖之畔的酒店見面,一進門,他就迎了上來,「我知道現在網上罵聲一片,不知道你們是抱著什麼態度來的。」

實際上,忙於「兩會」的曉蘇並不太清楚網絡上的實情,消息源於在美國讀書的女兒。在美國讀新聞傳播學的女兒在網上看到這一消息後,專門打電話回來,並勸告曉蘇「不要再接受採訪了,讓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

本意不是批評《泰囧》

事情緣起《長江日報》的一篇名為《武漢作家炮轟<泰囧>「賤下、炫富」》的報道。在接受該報記者採訪時,曉蘇稱「《泰囧》是一部典型的『三俗』電影,低俗、庸俗、媚俗!以電影為代表的中國文化產業不能只是緊盯票房,而應該注重文化導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質與品位。」

報道旋即引發網絡熱潮,尤其是在新浪微博上。「政協委員批《泰囧》三俗」,「作家斥國民欣賞水平低」的標籤,以滾雪球的方式在社會化媒體上傳播,且批評聲音居多。截止7日上午10點,在@南方人物週刊 相關微博下面出現了1870條評論,其中1826人持反對態度。

「事情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可能只是因為我的身份過於敏感。」曉蘇說。

「昨天我們在『兩會』上談到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問題,有人提出了《泰囧》這部電影,票房有多高,賺了多少錢,這就是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應該像《泰囧》學習。而我反對的是這樣一種只追求利潤的觀點。」

曉蘇教授說,文化的繁榮發展,還是首先還是要考慮到整個國民文化素質和文化修養的提高,一味盯著票房是不對的,「文化產業不能只關注經濟價值,也要有社會意義」。

「這麼多人喜歡看《泰囧》,我這些話一說出來,大家說我批評國民素質低。」曉蘇教授的本意並不在於此。他說如果電影給觀眾帶來開心,讓人們笑一笑,放鬆一下,那這個電影是有價值的。而且作為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泰囧》是很成功的,但是「不應該把《泰囧》當作文化產業的標桿」。

曉蘇教授擔心的是,有人把《泰囧》當作標桿,提出文化產業就要這樣做,會讓精神文明建設離期望越來越遠。

故事可大俗,觀點該大雅

「反映一種生活是可以的,你展現這種滑稽的、可笑的、矛盾的現象是可以的,但應該有一種審美導向在裡面。」

在曉蘇教授看來,《泰囧》的價值更多在於欣賞,「電影裡面的故事瘋狂、滑稽,最後卻還有一個好的結果,這肯定不是一個好的導向。」

藝術來源於生活,更應該高於生活。曉蘇教授更希望看到的是,人們通過觀看這樣滑稽搞笑的電影,能夠有所認識和反思。

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董宏猷在接受湖北文化產業網採訪時稱,《泰囧》中透露的滑稽和庸俗的情節,「不只是現代才有的,歷史上一直都存在。有時候一些高雅文學的確存在曲高和寡的情況。大眾有權力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是有一個過程,任何國家、任何民族和任何時代,不管是電影還是戲劇,它都具有商業屬性,也具有聚合人心的導向。」

曉蘇教授很喜歡趙本山的小品,「趙本山的小品是大俗大雅。」

他提到了趙本山小品裡的經典人物,黑土和白雲。白雲愛吹牛,有些小虛榮,這些是人的本性中普遍的弱點,人們在看白雲的時候就會反省自己。那麼在表演中,趙本山扮演的黑土就會在旁邊戳穿白雲,有批判的意味在裡面。

在問到喜歡的電影時,曉蘇教授提到了《1942》和《朗讀者》。

「《1942》體現了在面對災難時,人性的豐富性和複雜性,它展現了複雜情況下人性中的真善美醜,但最終是真善美的一面戰勝了醜陋的一面。《朗讀者》也是講了一個很俗的故事,一位女士跟一個小中學生之間的不倫之戀,但是它大雅。它提到了人性深處某些很神聖的、曖昧的、纏繞糾結的、脆弱的部分。」

曉蘇教授認為文化應該以人為本,因此在文化作品或文化產品中,應該真實的反映人性,並提倡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要有意思,也要有意義

「我不是很提倡那種直白的、強加的教育。」曉蘇教授更傾向於在審美愉悅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一種教育或審美趣味的提高。

「現在我們整個文化產業是矛盾的。」既要追求市場價值,又要講求社會效益,曉蘇教授認為從上到下都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結合點,如何做到雅俗共賞,這是文化產業面臨的問題。

「第一要有意義,第二要有意思。只強調有意義,會沒有觀眾;只強調有意思,又會沒有社會性、教育性。有意義就是要有思想價值,有意思就是要有情調,有趣味。意義和意思要達到完美的統一,才是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

曉蘇教授認為這樣一個發展方向,是需要政府、文化人、文化產業的從業者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當時在會場我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是得到大家支持的。後來也有朋友發來短信表示支持。

採訪最後,曉蘇教授再次說到,自己的本意並不是批評《泰囧》。半夜11點,曉蘇發來短信,說「請你們千萬別火上澆油,讓這件事情平穩過去」。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