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是幾號?我們該知曉哪些重要信息?

二月二龍抬頭是幾號?我們該知曉哪些重要信息?

二月二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我們最熟悉的叫法是龍抬頭,但除此之外,二月二還被稱為是春耕節、農事節以及春龍節。二月二龍抬頭是幾號?關於龍抬頭,我們又該知道哪些重要信息?

     2019年二月二龍抬頭時間:陽曆3月8號

過完新年過元宵,過完元宵就來到了二月二。龍在中國向來有很高的地位,龍抬頭有大地甦醒,萬物復甦的好寓意,因而很多地方在這一天,會用各種活動去寄托內心的美好期盼。龍抬頭的時間按照的是農曆的說法,也就是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換算成國歷,則是今年的國歷3月8號,恰好同婦女節是同一天。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和節的時間也是農曆的二月初二,並且同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因而很多人會很自然的把這兩個節日給混淆在一起。

其實最早在元代,我們才能找到有關龍抬頭的說法,因此很多專家學者也表示,龍抬頭這個節日的誕生,正是形成於元代時期。最早有過這個節日習慣的民族,主要是以漢族為主,包括滿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等在內的少數民族。而關於形成地區,有人推測最初是形成於黃河流域,而後才向中國的其他地區傳播開來的,這也可以解釋清楚,為什麼一些少數民族也會過上這個節日。

民間有俗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剃毛頭」,關於龍抬頭的民間習俗活動,最為常見的就是剃頭活動了。剃頭在中國有辭舊迎新,能夠帶來好運氣,帶來新面貌的寓意,像是每逢節日,尤其是春節前,父母都會要求全家人去理個頭先,這就是民間所講究的「理發去舊」。而在龍抬頭這一天,不管是大人小孩,同樣需要去理個頭,大人代表的是新一年能順利如意,小孩代表的是長大能夠出人頭地。

若要說到飲食習慣,在很多村裡,還保留著二月二吃臘肉的風俗。而這塊臘肉一般還是春節期間就留好的,經過個來月的風乾,吃起來香甜可口,口味獨特。此外,為了表達吉利,人們在這一天,對於所吃食物的稱謂,大多會以龍為名。如水餃會叫做「龍耳」,米飯會叫做「龍子」,混沌會叫做「龍牙」......

二月二龍抬頭是幾號?不變的是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當然,不變的還有人們對於生活的美好期盼。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