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之大暑的來歷

24節氣之大暑的來歷

大暑是24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那麼,你對大暑的來歷有多少瞭解呢?下面星座網小編就來為大家解析24節氣之大暑的來歷。

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之時為「大暑」節氣。「大暑」與「小暑」一樣,都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大暑」表示炎熱至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年中最熱時期,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但旱、澇、颱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抗旱排澇防台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結語:以上就是關於大暑節氣的由來的解析,趕快動一動手指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對24節氣還不夠瞭解的朋友們吧!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