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雞的成語

生肖雞的成語

雞給人類帶來了很多好處。雞生的蛋很好吃,而且很有營養,老少咸宜。雞肉也很好吃,特別是雞腿和雞翅,不管是炒的還是煮的還是炸的,都好吃。而且雞對人類沒有威脅性,它們不會咬人,只會乖乖吃自己的糧食,睡自己的覺。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生肖雞的人,關於雞的成語故事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雞的成語有哪些:

金雞消息、雞犬不聞、鬥雞走犬、炙雞漬酒、偷雞不著蝕把米、

隻雞鬥酒、雞鳴犬吠、雞犬不驚、手無縛雞之力、雞爛嘴巴硬、

殺雞取蛋、雞鳴候旦、雞犬升天、呆如木雞、雞胸龜背、呆似木雞、

小肚雞腸、隻雞樽酒、雞犬不安、牝雞司晨、雞蟲得喪、雞骨支床等。

關於雞的成語故事:

1、聞雞起舞

祖逖和劉琨都是晉代著名的將領,兩人志同道合,氣意相投,都希望為國家出力,幹出一番事業。他們白天一起在衙門裡供職,晚上合蓋一床被子睡覺。當時,西晉皇族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各少數民族首領乘機起兵作亂,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祖逖和劉琨對此都很為焦慮。

一天半夜,祖逖被遠處傳來的雞叫聲驚醒,便把劉琨踢醒,說:「你聽到雞叫聲了嗎?」劉琨側耳細聽了一會,說:「是啊,是雞在啼叫。不過,半夜的雞叫聲是惡聲啊!」祖逖一邊起身,一面反對說:「這不是惡聲,而是催促我們快起床鍛煉的叫聲。」劉琨跟著穿衣起床。兩人來到院子裡,拔出劍來對舞,直到曙光初露。

後來,祖逖和劉琨都為收復北方竭盡全力,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2、雞鳴狗盜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說:「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秦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說一,昭王絕不說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

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裡。他便藉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說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

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3、殺雞取蛋

有個老太婆,養著一隻母雞。這母雞可是個寶貝,他每天下一個黃燦燦的金蛋。老太婆每天能撿到這麼一大砣金子,什麼事兒也不用干,日子還過得挺闊氣。她閒得沒法兒,就天天守著她的寶貝雞,只盼望他早點下蛋。

有一天,母雞照例又下了一個金蛋。老太婆把金蛋托在手上,心裡想:「這寶貝雞一天只下一個金蛋,真叫人等得悶氣。不如宰了他,把他肚子裡的蛋一古腦兒取了出來吧。」老太婆拿定主意,真把這寶貝雞宰了。沒想到打開肚子一看,一個金蛋也沒找著——長成的金蛋已經下完了,新的金蛋可還沒長成。

「殺雞取蛋」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為了急於得到某種利益,毀壞了產生這種利益的根本,可以說是「殺雞取蛋」。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