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愛德華·伯恩斯,愛德華·伯恩斯資料,愛德華·伯恩斯圖片

演員愛德華·伯恩斯,愛德華·伯恩斯資料,愛德華·伯恩斯圖片

愛德華·伯恩斯資料

中文名:愛德華·伯恩斯

外文名:Edward Burns

國籍:美國

出生地:紐約皇后區伍德賽德

出生日期:1968年1月29日

星座:水瓶座

身高:185cm

職業:演員

愛德華·伯恩斯圖片

愛德華·伯恩斯(Edward Burns),1968年1月28日出生於紐約皇后區伍德賽德的一個愛爾蘭天主教移民家庭,在家裡的3個孩子中排行老二。父親是一名警佐,是紐約警察局一位相當活躍的發言人;母親供職於美國聯邦航空局,具體在肯尼迪機場上班。伯恩斯和姐姐弟弟從小在長島長大。在查米內德天主教中學上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轉到一所公立中學上學。中學畢業後,前往紐約州立大學深造,後來到紐約奧尼昂塔學院,主修英語文學。大三那年,轉學到曼哈頓的亨特學院,學習電影拍攝,並開始創作第一批電影短片。

個人生活

伯恩斯又度過了美好難忘的一年,不僅在有史以來最偉大影片之一的電影中扮演關鍵角色,而且又開始有了新歡,她就是希瑟·格拉哈姆。在接受《美國週刊》雜誌採訪時,希瑟坦承,兩人是在洛杉磯的一家酒吧相遇的,之後交換了電話號碼,通了無數次的電話。伯恩斯飛返紐約,一個月後,希瑟追到紐約去看他。之後,兩人頻繁出現在各種首映式和好萊塢的大型活動上。有報道說兩人已經同居了。這樣的光景維持了2年,兩人便各奔東西。在和羅伯特·德尼羅一起拍攝《一刻鐘》(15 minutes)期間,伯恩斯和希瑟還有約會。可最後陪同伯恩斯一起出席《一刻鐘》首映式的,卻是她的新女友克裡斯蒂·特靈頓。伯恩斯和特靈頓於2001年訂婚,後宣佈取消婚約,分手7個月後,破鏡重圓宣佈復合。2003年6月7日,兩人結束2年的愛情長跑,步入婚姻殿堂,4個多月後迎來第一個孩子格雷絲。2006年2月,迎來第二個孩子費恩。

早年經歷

大學畢業後,靠著父親的關係,伯恩斯在「娛樂之夜」得到一份勤雜工的工作。因為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他開始獨立製作喜劇影片《麥克馬倫兄弟》(The Brother's McMullen)。起初,影片在父母位於長島的家中開始拍攝,包括伯恩斯本人和當時的女朋友瑪克辛·巴恩斯(Maxine Bahns)在內,演員全都是電影界的無名小輩。這是一部反映愛爾蘭天主教家庭生活的影片,經過8個月時間的拍攝,總共花費約3萬美元完成。先後遭到一系列電影發行商的拒絕後,《麥克馬倫兄弟》最終在1995年的桑丹斯電影節上脫穎而出,摘取「大評委團獎「,成為當年最成功的獨立製片人電影之一。後來,伯恩斯把這部影片賣給了20世紀福克斯旗下的探照燈電影公司。

伯恩斯再接再厲,創作導演了影片《愛是惟一》(She's the One)。除保留《麥克馬倫兄弟》原班人馬外,伯恩斯還獨具慧眼,啟用了當時還未成名的好萊塢「玉女」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和卡梅隆·迪亞茲(Cameron Diaz)。1996年夏,這部耗資近300萬美元的浪漫喜劇片成功首演。不久,伯恩斯又開始投入第三部影片--《芳心愛自由》(No Looking Back)的製作,這是一部浪漫戲劇片,講述發生在海岸城鎮勞動階層社區的故事。

就在伯恩斯演藝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他的感情世界卻遭遇了寒冬。雖然和瑪克辛·巴恩斯已經有長達8年的感情,而且兩人已經訂了婚,但他們之間的愛情最終還是失敗了。在拍攝《芳心愛自由》期間,有人看到伯恩斯和演員女同事勞倫·霍莉親密地相處。但當影片1998年公開發行的時候,兩人的短暫戀情也結束了。是年,伯恩斯和別人主演了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二戰史詩片《拯救大兵瑞恩》。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