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牛奔,牛奔個人資料,牛奔圖片

演員牛奔,牛奔個人資料,牛奔圖片

演員牛奔,牛奔個人資料,牛奔圖片

中文名:牛奔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35年

職業:演員

代表作品:《聖城記》、《火葬》、《海誓》

牛奔圖片

牛奔資料

牛奔,原名張學景,1935年出生,天津人,中國著名影視演員,有「影壇長青樹」的美譽。代表作品:《聖城記》、《火葬》、《海誓》等。同名人物有: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瀋陽魯迅美術學院副院長、天津美術學院副院長牛奔。

獲得獎項

1983年 榮獲第0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牧馬人》

1983年 榮獲第0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牧馬人》

1993年 榮獲第0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

1997年 榮獲第2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夫唱妻合》

1999年 榮獲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媳婦你當家》

姓名趣聞

牛奔其實不姓牛,他的父親姓張,他出生時取的名字叫張家景。「牛奔」這個名字是1948年他在香港從影時改換的名字,一直用到今天,他的原名反倒鮮為人知了。

1946年,11歲的他在中電三廠拍攝的影片《聖城記》中首次「觸電」,飾演村童「小牛子」。沒料《聖城記》拍完以後,認識牛奔的人都開始叫他「小牛子」。1948年,牛奔要赴香港拍片,臨行前他請謝添導演為他更名,「現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你又屬牛,那就再添三隻牛吧!」謝導說。 「奔」者跑也,從此,牛奔就像牛一樣在銀幕上跑了一輩子。後來,牛奔和他的妻子王惠玲生了兩個兒子,也都不姓「張」,這當中又有些什麼故事呢?牛奔說,因為妻子娘家「陰盛陽衰」,女孩兒多,所以在他們結婚時約定:婚後若生兒子,就隨母姓,就這樣兩個兒子都姓了王。

名字裡有四頭「牛」的他,絕對是牛中之典範。他無疑是影視界「長青樹」。

個人經歷

牛奔六歲失去父母,跟隨在北平中電三廠當司機的哥哥生活,1946年,11歲的牛奔就在影片《聖城記》中飾演村童小牛子;後在影片《清宮秘史》中扮演兒童角色,同年至香港,參加《火葬》等影片的拍攝;建國後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六十多年來,在數百部影視作品中擔任角色,是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

牛奔因在影片《牧馬人》中生動地扮演牧民郭扁子,於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還曾導演《父親》、《喜中緣》、《藏金記》等電視劇。

牛奔已於2011年簽約北京華誼凱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旗下藝人。

演藝經歷

早年,他就和謝添、白楊合作演出電影;18年前,他參演了著名的影片《活著》;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參演的影視劇不計其數;如今熱播的電視劇《大生活》和《房奴》中,他也有著精彩的表演……在演藝圈這個名利場中,還也有著一批如牛奔一般默默耕耘的人,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影視圈努力,並用自己認真而踏實的腳步,積累出了精彩的影視形象,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牛奔1933年出生在天津,原名不叫牛奔,叫張學景,家裡比較苦。父母親過早就離開了人世,牛奔的哥哥為了生活,到北平去學習當司機,他就跟去了北平。哥哥學習當司機的地方,就是當時的華北電影公司,因此和電影人有所接觸。抗戰勝利後,華北電影公司成了中電三廠,哥哥也正式成為司機,這樣就接觸了當時的導演沈浮、謝添等人。1945年拍電影《聖城記》時,正缺一個村童的角色,由於導演沈浮也是天津人,和牛奔是老鄉,所以就選他來演。雖然他和演員這個行當距離甚遠,但還是一腳踏進了演藝圈。《聖城記》的主演是謝添和白楊。拍完《聖城記》之後,白楊覺得牛奔演得不錯,所以她到香港去拍電影《火葬》的時候,就推薦他去演影片中她的「小丈夫」。這樣,他就去了香港,而且一待就是四五年。新中國成立後,牛奔回到了北京,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龍鬚溝》,此後又去了上海,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上海電影製片廠。

在《房奴》中,牛奔扮演的丁志成是個老實的下崗工人,因為年輕時工友為救自己獻出了生命而一直愧疚,又因為在家中沒有地位,所以總是受妻子的氣,但卻用自己東拼西湊的錢將工友的孩子供到大學畢業,是個非常憨厚樸實的老人。這與牛奔以前的生活經歷相同,他結婚時住的是單位分的二十幾平方米的房子,後來有了孩子,單位為了照顧他,給他分了大一點兒的房子。1982年牛奔拍攝了影片《牧馬人》,1983年,他憑借在這部片子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和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男配角獎。在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中,他還獲得了其他許多獎項。雖然,從出演張藝謀導演的《活著》和《幸福時光》之後,他的電影作品不太被人注意了。但,作為一個意志剛毅的老電影人,他始終堅信著自己的理念,他始終默默地堅持了下來。

影視之旅話艱辛

畫家王仲清曾為牛奔作字畫一幅,寓意雋永。深得牛奔喜愛。畫中語曰:「吾鄉古俗,每年歲尾,要為牛賀生,是日,一牛,蒸糯米搗之,並染色成花形粘於雙角,而後牽赴水邊,讓牛觀之以謝一歲之勞苦,據雲,牛每見戴花之己影,會忍不住潸然淚下,斯時,惟伴牛之老農,能與之心心相印。」畫面上,一牛,牛角有花,低頭飲水,漣漪圈圈,映牛之倒影。岸旁坐一老農,依樹吸煙,凝視飲水之牛。這是畫家對牛奔一生從影之辛苦、碩果之纍纍的非常真切地寫照。

在採訪中得知,牛奔在半個多世紀的影壇生涯中奉獻給觀眾的是100多個角色,而在這眾多角色的背後,他卻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傷痛之苦,甚至屢冒生命之險。1957年為拍《沙漠追匪記》,牛奔從狂奔的馬背上掉下來摔傷了腰,在往後的拍片中還被狗咬傷過腿,斷過腕。一次,腰脊肋骨被同時嚴重摔傷,眾人暗自揪心,思忖他還能否下床。然而,在老伴王惠琳的精心護理下,臥床九個月後,牛奔居然奇跡般地走下床站立了起來。記得有年拍電視劇《藏金記》被摔傷後,他仍帶傷去蘇州拍外景。後經醫生檢查,發現兩根肋骨骨折,建議綁石膏,牛奔心想上了石膏怎能拍戲,硬是靠服藥挺了過來。其間謝添又捎信給牛奔,問願不願意在影片《牧馬人》中飾演郭扁子,牛奔看了劇本,郭口扁子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他,於是拍完《藏金記》後,不顧傷痛未癒,他又隨《牧馬人》劇組趕往大西北的甘肅牧區體驗生活,拍外景去了。

最驚心動魄的是有年冬天在黃河邊拍《高中鋒與矮教練》,有一場戲是演教練的牛奔追趕中鋒至黃河邊,規定追到黃河邊緣為止。實拍時,矮教練追中鋒至黃河邊,中鋒已遠去,導演還沒喊停,追到陡岸邊的牛奔腳下一滑,人即落入黃河湍流之中。河水又冷又渾又急,牛奔在水中為生命掙扎,憑著他的冷靜和好水性,拚命地向岸上衝,但手剛觸岸,岸即塌陷又被河水沖走,幾次登岸不成,而岸上的人有力無處使,急得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千鈞一髮之際,牛奔甩開雙臂,鉚足了勁往懸岸上做最後一衝,還好,剎那間在岸邊上的人順勢一拉,拽住了他的雙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其一身泥水地拉上了岸,見他死裡逃生,大家紛紛為他慶幸,牛奔身心疲憊,頭腦仍十分清醒,風趣地說:"我是黃河的兒子,母親怎麼能忍心將兒子呼喚'去'呢。"說得所有在場的人既心痛又心酸。

藝術家為人民做出了奉獻,社會不會忘記他們。上世紀末,上海電視台為牛奔從影五十週年舉行隆重慶典,五十名天使般的兒童,每人持一枝紅色玫瑰,奔上台向牛奔獻花表示祝賀;主持人深情地問牛奔,很多年輕人羨慕您的職業,很想當一名演員,您對他們要說些什麼?牛奔真誠地說,如果你們真的喜歡表演藝術,那麼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兩個字:奉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