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處決犯人為何要在午時

古代處決犯人為何要在午時

午時的玄機

不管是看古代小說,還是古代看電影,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場面,就是某某官對重大犯人宣報,什麼什麼時候,午時三刻午門外處砍等等……可見古時行刑,官家都喜歡用午時,地點喜歡選午門。這是什麼原因呢?網上的資料各執一詞,說法不一,下面從易學陰陽變化的角度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一天在分為12個時辰,由晚上11點子時開始,到第二天晚上10點59分平均分佈兩小時為一時辰。按易學的陰陽理論,陰盡則陽生,陽盡則陰生,而是晚上子時是極陰之時,但也是一陽始生之時,因為陰盡則陽生。而中午的午時,是極陽之時,陽盡則生陰。而午時三刻基本就是接近最陽之時,一天中,這個時候陽氣最盛,被處決者死後的鬼魂不管有何怨氣,都很容易就被天地間的陽氣所擊散。就算不擊散,鬼魂的力量在這個時空也非常之弱,想報復也報復不了。而陽極之後就是陰生,也即是陰間冥府開始工作的時候,這時很快就有陰差來帶走鬼魂,不讓他在陽間作亂。

而為什麼選擇午門呢?古時的城池周府,是坐北朝南居多,分別東西南北開門,而午門處於正南,在八卦中屬離卦、屬火。這樣自然可加強午時火力之發揮而壓制亡魂。

那除了選擇午門外,還有個砍頭的好地方就是菜市口,那選擇菜市口又有什麼玄機呢?其實菜市場自古到今,都是冤氣鬼魂比較喜歡聚集的地方。

因為菜市裡每天都宰殺各類動物,血腥味超重,但白天裡面的殺氣也超重,因為宰殺動物的人在裡面,殺動物的凶器等由於長年屠宰動物,帶有大量的殺氣,這個也是可以鎮壓初死的亡魂的。但這個是指白天,到了晚上,在市場裡做賣買的人走光、散光,就是陰魂的天地了,他們喜歡裡面的血腥等物,所以凡是住在菜市附近的人,運氣會很不穩定,老人小孩等特別容易撞到陰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