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的風水習俗,秋天最後一個節氣如何過?

霜降節氣的風水習俗,秋天最後一個節氣如何過?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霜降節氣的風水習俗有哪些呢?

1、吃柿子

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燈柿,不會流鼻涕。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2、吃鴨

在民間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

3、吃蘿蔔

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秋後蘿蔔賽人參。蘿蔔是種家常菜,也被認為是秋冬的看家菜之一。

4、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習俗。例如廣西玉林,這裡的居民習慣在霜降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蘿蔔,或是牛腩煲之類的來補充能量,祈求在冬天裡身體暖和強健。

5、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人們同樣非常重視。各地還有祛凶、掃墓等習俗,以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幸福安康。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裡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辟凶迎祥。

6、賞菊飲酒

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

7、霜降登高

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

8、斗鵪鶉

霜降後斗鵪鶉,在南北方都很盛行。《北京歲華記》中說北方的人在霜降後斗鵪鶉,人將鵪鶉籠在袖中,如同捧著珍寶。南方大多在晚上斗鵪鶉,決勝負。

霜降節氣的風水習俗,南北方雖然稍有差異,但是霜降進補的觀念還是深得人心。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