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呢?

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呢?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到沒有月亮的黑夜就跑出來吃人,人們對這個怪獸非常害怕,玉皇大帝知道後,便派神農老祖來降伏“年”。神農老祖對著“年”一陣鞭子然後把他關進天牢。可不久玉皇大帝又可憐起“年”來,就允許它每年月亮圓過十二會後,就放它下凡界,給一個夜晚的時間吃東西。這一晚就是“年三十夜”。“年”回到地上後,變得更凶殘,一次能把一個村莊的人畜都吃光。

有一年,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對大家說:“我們等著白白被‘年’吃了,不如起來與他斗!”於是年三十夜,每家每戶聚集在一起,點燃了一捆捆的青竹。沖天的火光和辟里啪啦的爆炸聲,把“年”嚇得抱起腦袋逃回了天上。天亮了,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尋親訪友,連聲說“恭喜恭喜”,慶賀沒有被“年”吃掉。

正月初一到初三現已成為國定假日,在全國執行,每年此時,機關團體等企事業單位一般都會休假三天,以便讓大家歡度節日。春節又是家人團聚的節日,因此,平時在外地工作或學習的職工、學生也都趁著假期匆匆趕回家中過上一個團圓年。人們拜年,請春酒參加各種文娛活動,往往要持續到正月初五才結束,這就是民間所說的“五天年”。

春節,也是蒙古族、藏族、白族、壯族、彝族、傣族、佤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歡樂、熱鬧、忙碌的新年氣氛與漢族是相同的。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