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上墳掃墓時間有什麼講究?春節上墳可以提前嗎?

春節上墳掃墓時間有什麼講究?春節上墳可以提前嗎?

春節為農曆的新年,在中國春節有著掃墓祭祖的習俗,那麼春節上墳掃墓時間有什麼講究?跟著瞭解下吧。新年新氣象,春節為萬象更新之時,一起跟華易網來瞭解2020年春節相關內容。春節上墳掃墓時間有什麼講究?春節上墳時間一般為大年三十除夕;

大年初一春節一般是不上墳的,因為春節這天是守歲拜神的日子,若這時候去祭祖會讓神明覺得你對他們不尊敬。而春節期間,不同的日子祭拜的神明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什麼時候掃墓是有講究的。

春節期間要想祭祖,一般選擇大年三十除夕進行掃墓祭祖。中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托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此外,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可以祭祖掃墓的節日。因為元宵節也稱上元節,上元節為道家祭祀節日“三元節”之一,是可以上墳掃墓的。春節上墳可以提前嗎?臘月二十三小年至大年三十除夕都是可以上墳的,但大部分地區為大年三十下午上墳祭祖;

上墳祭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是表示對祖宗先輩的感恩和懷念之情,又希望祖先神靈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幸福安康。有條件的在吃年夜飯前把祖宗供奉起來,初五送老祖宗回家,就是把祖宗送回墳地去了。初三早上,用三張黃紙點燃後帶著火送出房門,這是送神,把祖先送回墓地老家。春節上墳祭祖的規矩一、有條件到陵園墓地祭拜祖先的,最佳時間是除夕日

有些人習慣提前幾日祭祖,其想法是早點給祖先送去錢財和供品。這是不正確的,神靈世界只在除夕這天才給靈體們放假,才能收取錢財和享用供奉。祭拜早了等於提前備好了酒席,客人到了酒菜已經涼了,事要做到點上才管用。如果不能回鄉祭祖,可以在除夕晚上到十字路口燒些錢紙,注意要在錢紙上寫明祖先埋葬的地址,落款寫燒紙的地址就可以了。燒紙前要在地上用木棍畫一個圓圈,錢紙在圈裡面燒,以防被別的鬼搶去。燒紙的時候要向圈外扔幾張,打發外鬼。

二、祭拜程序

春節上墳祭祖,要先擺供品、酒水,點上香;在香火落下去以後再燒紙錢,紙錢燒完後在墳墓周邊燃放爆竹,不要在擺供品的地方或者墓頂上燃放;有的人喜歡供奉、燒紙和放炮一起來,這是不行的,供了也白供。祖先在享用祭品時沒有時間收錢財,顧了收錢吃的又被搶走了,有的剛一伸手拿錢又被鞭炮炸跑了,結果是沒吃好,錢也沒拿著。個人不贊成放鞭炮,就如我們正在休息,不喜歡突然被鞭炮聲打擾。先靈也是如此。

三、有條件的在吃年夜飯前把祖宗供奉起來,初五送老祖宗回家,就是把祖宗送回墳地去了。也有的地方是過了元宵節送老祖宗,或者是初三送,祖宗在家過年的期間禁止罵孩子,因為罵孩子就會把祖宗捎帶上了。年夜餃子煮好了先把第一盤供在祖先牌位前面,倒上酒、燃起香,在屋外燃放鞭炮,這叫接神。農村平房一般是在院子裡燃起篝火,擺上供桌接神。

四、初三早上,用三張黃紙點燃後帶著火送出房門,這是送神,把祖先送回墓地老家。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