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拜大年,迎新祭祖吃餃子

正月初一拜大年,迎新祭祖吃餃子

陪家人度過大年三十,我們就迎來了傳統意義上的新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新年第一天,除了喜悅之外,當然免不了要注意一些開年的講究和忌諱。那正月初一拜大年,有哪些習俗講究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辭歲

大年三十的團圓飯幾乎是全國人民都最重視的一頓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喜悅的氛圍中辭舊迎新。按照傳統習俗,在用餐完畢之後,全家人需要一起等待著新年的到來。在鐘聲即將敲響的那一刻,晚輩需要給長輩行禮,送上一些祝福的話語,而長輩需要給晚輩送上壓歲錢,寓意著晚輩茁壯成長,在新的年歲中順順利利,直到鐘聲敲響的那一刻,成功跨越到正月初一,才算完成了辭歲。

迎新祭祖

新年鐘聲敲響後鞭炮必須要跟上,一般都是放萬響單位的鞭炮,同時備好三碗好菜、三碗好酒、三炷香祭拜天地和祖宗。由家中父母長輩開始依長幼順序來磕頭祭拜,並口中念著祈求上天、大地、祖宗保佑的吉祥話語,期待著來年開門紅,新的一年財源滾滾,五穀豐登,人財俱興,保佑全家老小平安富貴。

早餐

正月初一的早餐非常有講究,只能吃餃子或者是湯圓,而且只能是素餡的。素餡餃子湯圓意味著家人清廉清白,在新的一年裡不沾污濁之氣,兩袖清風,有著吉祥的寓意。但如果吃的是葷餡餃子湯圓,就意味著家中出混賬之子,對於晚輩來說非常不吉利,所以正月初一拜大年早餐不能葷餡的,需要以清淡為主。

拜神

正月初一迎新年,很多人會帶著信仰去廟裡祭拜,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平安順遂。而且在民間,很多人在進廟拜神的時候會帶上豬頭肉,把最好的部分供奉給神明,希望換來神明更多的關照,保佑子孫後代事業興旺,一帆風順。正月初一拜大年,求的就是一份平安。

拜年

拜年是我國的春節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正月初一通常就是親朋好友開始互相拜年的日子,吃了早飯之後就出門拜年。上門拜年的人需要帶上一些拜年禮品,到了之後先送上祝福語,互相祝福過後,主人通常會給拜年的晚輩遞上壓歲錢,寓意著吉祥如意,最後長輩再給晚輩送上一些新年祝福語。

正月初一拜大年,這些習俗講究需要有所瞭解。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