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蘊藏著多方面的古代珍貴史料

《周易》蘊藏著多方面的古代珍貴史料

 《周易》蘊藏著多方面的古代珍貴史料。其中有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始傳說,有社會經濟狀況的生動描繪,有民族交往和民族鬥爭的片斷記敘,也有國家法權和文物制度的側面反映。史事表述,或出以明文實錄,或托以滁言廋語。各種題材,或用散文抒寫,或以詩歌謳唱。全書不到一萬字(《易傳》不計),而包含的內容卻豐富多彩。涵蓋的歷史時間,上起夏代,下迄周朝。結構形式也嚴密而詭特。真是一部不朽的奇書。

可惜,這部古書,二千多年來一直被神秘的濃雲密霧籠罩著,使它的內在歷史光輝無法透射出來。直到近代,關於這部古書的穿鑿附會之說和縹渺無稽之談仍然流行不衰。例如,有人以為《周易》和《易傳》都是孔子所著,其中體現了孔子的哲學思想;有人以為《周易》包含了高深的、甚至達到現代水平的自然科學和數理知識,可以從裡面找到震驚世界的科學史績;有人以為《周易》是我國最古的文藝作品,應該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首席地位。所有這類的說法,只不過是因襲和加重了古人關於這部書的虛妄緣飾,同它的本來面貌一點也不符合。

要正確認識《周易》的真相與實質,首先必須把《卦爻辭》同《易傳》嚴格加以區別。托名孔子所作的所謂《十翼》,本來是晚出的作品,同孔子根本不相干。關於這一點,從宋代歐陽修,直到現代認真研究《周易》的學者已經考辨得很清楚了。

從所謂《十翼》的全部文辭考察,可以看出,《易傳》的作者們本來就沒有理解《周易》的真實內容,只是徒憑臆說,各抒己意,從而給這部古書穿上了一套又一套不合身份的變色衣裳。他們主要是在宣揚儒家的倫常道統,附帶也敷陳陰陽家、讖緯家的占驗術數。當然,應該承認,《易傳》包含了深淺不等、精粗不一的哲學思想,表述了各派《易》家的宇宙觀、歷史觀和道德觀。但其中解《易》的許多議論,直如“郢書燕說”,完全經不起核對。如果以為《易傳》的思想就是《周易》的思想,那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同時,我們也必須把《周易》同歷來象數派和義理派的《易》說嚴格加以區別。

漢代儒家好言陰陽術數、機祥災異,一般易家更助長了這股巫風。孟喜、梁丘賀、京房、費直、高相、荀爽之流,.各以“繁衍叢脞之言”(歐陽修語)、卦筮占驗之說解《易》、玩《易》,後來吳人虞翻、陸績、姚信等繼承並增益了他們的神秘戲法。於是,互體、爻辰、納甲、卦變、旁通、升降、反覆一大堆怪異不經的《易》說,囂然雜陳,在《易》苑裡堆砌成一座光怪陸離的神學殿堂。連博注群書的東漢經學大師鄭玄,也陷入瘴氣薰天的象數藪澤中而不能自拔。

魏王弼注《易》,盡去象數,專主義理,在易學史上開闢了一個新局面。但是,由於他未曾在訓詁、章句、考證方面下過工夫,只是把老莊之說強加於《易》,任意比附,他的玄旨名理,同《周易》的本來面目也全然是兩回事。

王弼的《易》注影響甚為深遠,兩晉和南朝玄風熾盛,治《易》者莫不以輔嗣為宗。唐初孔穎達等撰《五經正義》,《易》取王注,由是玄言與儒說並存經苑,垂千餘年之久。但象數占驗的傳統並未中斷。從托名魏伯陽撰的《周易參同契》直到邵雍的《皇極經世》《先天圖》,都是道士們利用《周易》宣揚道教與方術的圖書。宋代理學家解《易》,一方面闡發了《易傳》,一方面因襲了道家思想,從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通書》直到朱熹的《周易本義》,莫不援道入儒。

宋代以後,像數與義理兩股玄流仍在繞著周易環流不息。只是各代各家的陳義甚為分歧,把《易》引到神秘道路去的術數小道則始終不衰,自然,此中也有些傑出的哲學家借《易》發揮他們的變易哲學思想,從宋代的張載到清代的王夫之,這根線沒有中斷過,他們代表《易》學史上的進步潮流。但是闡述思想是一回事,解說《周易》乂是一回事。我們不能因為少數思想家利用《易經》表露了一些素樸的唯物豐義和辯證法觀點,就認為他們射中了《易》的鵠的。由於他們不能從文字訓詁與歷史考證兩方面治《易》,並不懂得《周易》卦爻辭說些什麼,所以他們所說的一切,只是陳述各人自己的理論觀點,也可以說是附會和緣飾《易》義來表白他們的宇宙觀、政治觀和倫理觀,同《易》的本意並不見得契合。至於那些利用《易》宣傳唯心主義和神秘思想的治《易》者,其所解所論,同《易》旨乖離刺謬,那更不用說了。

近三十年來,一些史學家和考證學者對《周易》作了較新的探索。他們突破了象數與義理的陳套,從考據訓詁和歷史角度治《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個方向值得進一步加以發展。

我一直試圖把《周易》當作一份重要的歷史文獻加以研究。十餘年來積累了一些讀《易》札記,結果發現這部書包藏了很多為一般文典史籍所沒有的歷史故事和古代文物制度。這裡選錄幾則卦爻辭史事新解作為引玉之磚,希望引起大家對於《周易》史料的重視,恢復古史上一些已經斷佚的鏈環。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