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龍」為何沒有排在第一

12生肖「龍」為何沒有排在第一

我們都知道,「龍」是漢文化中最靈異的動物、最崇拜的對象。傳說它是萬獸之首,形象奇特、威力無邊。長著老虎的鬍鬚、飄逸的尾巴,樣子像蛇,身上有鱗,頭上是一對鹿一樣的角、腳下是一雙鷹一般的爪。既能行走也能飛翔,既生存於陸地又可潛入深海。可大可小、若隱若顯,水中翻江倒海,雲裡撥雲播雨。數千年的演繹,「龍」作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成為泱泱華夏的形象標誌,其靈動神奇既表現了民族叱吒風雲的氣魄,更預示著九州環宇的風調雨順、富貴吉祥。

於是我們產生了疑惑,我們感到奇怪,「龍」作為民族圖騰之首屈一指,又是天子的化身,為什麼在十二生肖裡沒有把它排在老大的位置上?原來這裡邊有些緣由,大致就像一群人裡個子最高長得最帥的,不一定就是老闆。

先來看一個形象的傳說,這個傳說把原因歸結於老鼠的人小鬼大極力爭搶上。軒轅黃帝發佈公告,選聘十二種動物來擔任宮廷衛士,眾紛紛應徵。貓家裡臨時有事,拜託老鼠替他也報上名,不知是老鼠有意還是真的忘了,沒給貓報名,結果貓失去了應聘資格,為這件事,貓一直記仇,世代視老鼠為天敵。大象也來應聘,老鼠見這麼大的個自己怎能競爭得過,乘大象不防備鑽進了它的鼻子,大象受不了折騰,主動放棄抬腿跑了。在所有報名應聘者聚齊後,大家打算推老黃牛為首,老鼠一聽不幹了,它一蹦子躥到牛背上,這時候笨拙的豬站在後面直哼哼。大約就是經這麼一番鬧騰,黃帝也不勝煩躁失了原則,老鼠如願以償坐了頭把交椅,牛屈居第二,瞎哼哼的豬被排在最後。鼠打頭,威風八面的虎和龍當然不服氣了,軒轅帝知道這兩位也不好惹,採取補救措施,封老虎作山中之王,封龍作海中之王,準備把二位安排在鼠和牛後頭。這時兔子跳了出來,提出跟龍賽跑,結果還真贏了龍,擠到了第四名去。狗一看兔子槍了第四,氣憤不過朝兔嘴上咬了一口,被軒轅帝罰到了倒數第二。蛇、馬、羊、猴、雞們同樣是經過了一番爭爭吵吵,最終總算排定了座次。

這個傳說一看便知是後人編的,形象反映我們中國人議決事情上的習慣,當然也包含著都不情願令人討厭的老鼠拔頭籌。但不管則麼說,它讓我們明白了龍為什麼沒有站在最前頭的原因。真正有些可信性和科學性的,恐怕還是下面這個說法。

十二生肖最初問世是為了計時,少數民族用十二種動物等對應地支的十二個時辰。夜裡十一點到一點的子時,是老鼠活動最活躍的時間,索性「子鼠」打頭;凌晨一點到三點丑時,牛夜間要吃草,農人起夜添草料,這就有了「丑牛」;深夜三點到五點的寅時猛虎出沒,「寅虎」排到了第三;五點到清晨七點屬卯時,兔子該出窩吃青草了,「卯兔」位列第四;七點至九點的辰時,旭日東昇,雲蒸霞蔚,雲從龍,非「龍」莫屬了,所以「辰龍」排在第五位;九到十一時巳蛇出洞;十一至一午時給了馬;一到三的未時適合放羊,這便是「未羊」;三到五申時猴子歡勢,第九成了「申猴」;五到七時太陽落山雞群上架,那就「酉雞」第十;晚上七點到九點戌時,勞累了一天,主人安睡,黃狗守院,故「戌狗」作第十一;夜裡九到十一點亥時,萬籟俱寂唯有豬的拱槽聲,「亥豬」吧,何況別的選手都安排了,就只剩下這頭笨豬了。()

之所以說這可能是十二生肖「龍」未排第一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聽起來比較靠譜,起碼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十二生肖排序的依據,而且有一定的說服力。只是,千百年來把我們最最崇敬的「龍」擱在中游位置,彷彿主席台安排座次,領導給坐在了邊上,感情上多少有些膩歪。好在從另一個角度看,領導不是都坐在主席台中間嘛,而「龍」正巧居中,如此一來心裡就平衡多了。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