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結婚婚鞋有什麼講究?

詳解:結婚婚鞋有什麼講究?

 相信您一定參加過一二場婚禮甚至更多,其中肯定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動人時刻。但若要說到熱鬧,肯定是在迎娶過程中的找婚鞋。這裡面的說道可是不少,但具體結婚婚鞋有什麼講究呢?

一、黃道鞋

古時結婚要選黃道嫁娶吉日,新娘在結婚上轎時穿用的用黃布折成的鞋,亦叫“黃道鞋”。到夫家後再換紅色婚鞋。

二、踩堂鞋

有些地方是指女子結婚拜堂時所穿的鞋;也有些地方則指新娘從上頭到開臉時所穿的鞋,薄底、紅幫絛裡,繡滿喜慶花卉。開臉後,要另換鞋,將踩堂鞋扔到床底最裡邊,讓其爛在床底,不見人,以示新娘此生不二次嫁人。另有一說,踩堂鞋早爛早生孩子。

三、睡鞋

舊時女子結婚時洞房上床所穿之鞋,為軟底鞋。上床時須由新郎幫助脫下。鞋內有畫,脫鞋後由新郎新娘同看。

四、“回門鞋”

新婚滿月後,娘家要把女兒接回家住些日子,俗稱“回門子”,又叫“單回門”。若夫妻二人同去,就叫“雙回門”;雙回門的可在女方家住一個月,所謂“過對月”。單回門新娘在娘家住的天數,由婆婆決定,一般都含“八”字:八天、十八天、二十八天;也有的地方論九,叫“九回”。無論“回九”、“回八”,都不能超過一個月,新娘“回門”期間,要為丈夫家每人做一雙新鞋,俗稱“回門鞋”。回門鞋有“滿堂”、“半堂”之分。按丈夫家人頭各分一雙的,叫“滿堂鞋;娘家較窮,新娘只能替丈夫和公公做一雙新鞋的,稱“半堂鞋”。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