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是什麼意思,守歲的意義是什麼?

守歲是什麼意思,守歲的意義是什麼?

 守歲,既是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是對即將來臨的新年懷著希冀。吃過年夜飯,一家老老小小都絲毫沒有睡意,焚香燃燭,大家圍爐向火而坐,邊吃瓜果點心,邊聊閒情舊事;大人們回顧總結舊的一年,展望憧憬新的一年;小孩子們則邊玩遊戲邊聽大人們聊天,偶爾插嘴幾句;有的人家坐到深夜,有的則通宵不眠,這個就叫做“守歲”,有的地方也叫做“熬年”。

除夕守歲形成風俗,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的《風土記》中,書中說:“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當時過年很重視閤家團圓,因此允許在押的犯人出獄與家人團聚。守歲時,閤家歡聚一堂,飲花椒酒、屠蘇酒,吃五辛盤等。守歲時還常進行一些娛樂活動,例如,擲骰子、藏鉤、猜謎、下棋、打撲克、行酒令賦等。

藏鉤就是一方將戒指、頂針之類的東西藏起來,讓另一方猜,反覆進行,以定勝負。守歲的重要特徵是點燈度夜,一直到黎明。因此守歲不能沒有火,屋內有爐火,屋外有篝火,火越旺越好,以示五穀豐登,人丁興旺,所以稱之為“旺火”。

舊時守歲一般都是通宵達旦,據傳說,如果除夕能徹夜不眠,毫無倦意,就是預兆來年人的精力充沛。新中國成立以後,守歲一般都是象徵性的,夜深以後各自安寢。近幾年來,看電視成了大家守歲的主要活動,一般大家看完電視春節聯歡晚會就睡了,沒了古人守歲時的虔誠。

古時守歲有兩種意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