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彪個人資料,元彪老婆,元彪洪金寶

元彪個人資料,元彪老婆,元彪洪金寶

元彪個人資料,元彪老婆,元彪洪金寶

中文名:元彪

外文名:HA LING CHUN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居住地:加拿大、香港

出生地:香港青山道

出生日期:1957年7月26日

身高:1.72米

體重:65千克

血型:O

星座:獅子座

職業:演員

經紀公司:東盛時代國際傳媒有限公司

獲獎記錄

第二屆 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洪金寶、林正英、元彪、陳會毅《敗家仔》

第三屆 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元彪、林正英、陳會毅《奇謀妙計五福星》

元彪資料

元彪(1957年7月26日-),原名夏令震,是香港動作演員,七小福成員之一。7歲入於占元開辦的中國戲劇學院學習京劇,取藝名「元彪」。10歲起就作為兒童演員參加影視演出。70年代曾參演李小龍的《精武門》、《龍爭虎鬥》以及胡金銓的《忠烈圖》,也曾參演邵氏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三少爺的劍》等古裝武俠片。元彪常追隨師兄洪金寶、成龍拍片。1979年他主演由洪金寶執導的《雜家小子》,一舉成名。曾獲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台灣金馬獎最佳武術指導獎。代表作品有:《A計劃》、《快餐車》、《夏日福星》、《黃飛鴻》等。

元彪老婆

彭秀霞,在演藝界並不是很出名,只是和洪金寶拍過一部《提防小手》,飾演洪的師妹。當時,據說元彪做過狄威的替身,最後打鬥的時候,很明顯有幾個元彪的招牌踢腿動作,因此兩人結緣!

元彪是一位難得的好演員,80年代的元彪是與成龍,洪金寶齊名的動作巨星,是嘉禾公司繼成龍之後第二位成功佔領日本的明星。雖然他現在的名氣比起二位師兄來已經有落差了,其實元彪如果處事不那麼低調,不激流勇退到加拿大多年,他完全站的更高,更遠。但是我覺得元彪是成功的,也是令人欽佩的,他在紛繁複雜的演藝圈裡面,能做到不傳一次緋聞,與自己的初戀女友結婚,並且為了這位太太隱居加拿大多年,這種處事作風在魚龍混雜的演藝圈能找到幾人?所以我覺得他完全可以稱之為偶像,不是讓人崇拜,而是讓人學習他這種品德,一個男人事業有成,對家庭對妻子子女負責同時兼得,確實不易。

工作經歷

「七小福」時代

7歲時與洪金寶、成龍一起在戲校學藝。較之兩位師兄,元彪體形更好,動作更瀟灑飄逸。主要作品有《快餐車》、《夏日福星》、《黃飛鴻》《孔雀王》 《急凍奇俠》等,在東南亞及日本有一定影響。「七小福」是一齣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於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  元彪

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註: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蕩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於占元便借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

於占元本是京劇名武生,帶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淨行,所謂唱念坐打,動作雜耍皆須樣樣精通,可是要論起唱來,「七小福」中也只成龍一副好嗓子,而於占元也惟獨對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則是務必精益求精——後來洪金寶、元彪主演的《雜家小子》中兩人大練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脫一副猴樣,便是當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戲的結果。而《A計劃》中洪金寶、成龍扮賊唱戲一段,《華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動銀槍的台姿英風則更是作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了。

1971年,由於戲曲觀眾的大量流失,於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終於維持不下去了,成龍、元彪等師兄弟只好各自謀生。

各自謀生

這「七小福」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雖然發展重點不太一樣,比如成龍、洪金寶、元奎在好萊塢,元彪留守香港,元華轉投無線電視台做了電視劇演員,元彬則在內地混飯吃。成龍、洪金寶、元彪在八十年代都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成龍的是威禾,洪金寶的是寶禾,元彪的則是泰禾,很明顯都是依托嘉禾電影公司開創的。有了各自的事業,他們的合作就開始漸漸少了,三人合作的影片除了「五福星」系列和《A計劃》外,尚有《快餐車》和《飛龍猛將》。

《飛龍猛將》是三兄弟合作的最後一部作品,片中設計了一段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因誤會展開混戰的動作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毆成一團,非常經典,誰知這竟是三兄弟合作的絕唱了呢?

但現在又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寶為成龍的《飛龍再生》擔任動作導演,元彪為成龍的《龍旋風》擔任動作指導,洪金寶在元彬導演的電視劇《斷仇谷》中擔綱主演,元彪則與洪金寶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許「七小福」作為演員在銀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龍、洪金寶)已經開始老了,但他們作為動作指導對香港甚至世界類型電影所發揮的創造性作用卻越來越重要。

70年代末至80年代

70年代末至80年代常追隨師兄洪金寶、成龍拍片,如《肥龍過江》、《醉拳》、《贊先生與找錢華》、《林世榮》等。1979年主演洪金寶執導的《雜家小子》成名。後繼續與兩位師兄合作,相繼出演《師弟出馬》、《林世榮》(1980)、《敗家仔》(1981)、《A計劃》(1983)、《快餐車》(1984)、《東方禿鷹》、《富貴列車》(1986)、《飛龍猛將》(1987)、《亂世兒女》(1990),以及「福星」系列影片;個人主演的影片則有《執法先鋒》(1986)、《急凍奇俠》(1989)等。90年代後出演徐克的《黃飛鴻》,飾演梁寬,以及《新碧血劍》、《六指琴魔》、《黃飛鴻之鬼腳七》(1993)、《冇面俾》、《馬戲小子》(1994)、《馬永貞》(1997)、《中華英雄》(1999)等。新世紀以來出演了《拳神》(2001)、《大佬愛美麗》(2003),以及再度與成龍合作的《BB計劃》(2006)。

元彪師兄弟

7歲時與洪金寶、成龍一起在戲校學藝。較之兩位師兄,元彪體形更好,動作更瀟灑飄逸。主要作品有《快餐車》、《夏日福星》、《黃飛鴻》等,在東南亞及日本有一定影響。

「七小福」是一齣京劇,也是一個戲班,更是於占元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很多朋友都以為「七小福」指的是成龍等七個人,實際卻不止。原來於師傅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註: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蕩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因為演出非常成功,於占元便借此組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

於占元本是京劇名武生,帶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淨行,所謂唱念坐打,動作雜耍皆須樣樣精通,可是要論起唱來,「七小福」中也只成龍一副好嗓子,而於占元也惟獨對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則是務必精益求精——後來洪金寶、元彪主演的《雜家小子》中兩人大練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脫一副猴樣,便是當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戲的結果。而《A計劃》中洪金寶、成龍扮賊唱戲一段,《華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動銀槍的台姿英風則更是作為戲曲演員的基本功了。

1971年,由於戲曲觀眾的大量流失,於占元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終於維持不下去了,成龍、元彪等師兄弟只好各自謀生。

這「七小福」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雖然發展重點不太一樣,比如成龍、洪金寶、元奎在好萊塢,元彪留守香港,元華轉投無線電視台做了電視劇演員。

明星生活

當年電影《少林寺》橫空出世,成就了李連傑,也將少林寺情結深深植根在觀眾心裡。於是,當由導演都曉精心打造的功夫劇《少林寺傳奇》搬上熒屏,在第一時間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創下不錯的收視和口碑。《少林寺傳奇》第二部《十三棍僧救唐王》也跟著順利開拍,這回導演都曉找來香港老牌打星元彪壓陣,率眾僧行俠仗義、懲惡扶善。

在《少林寺傳奇》橫店片場,那些有幸被選上當僧人的群眾演員一臉掩不住的得意,耍起功夫來一板一眼,看得出是經過很用心的訓練。

對他們來說,平時走過場的跑龍套角色雖然輕鬆,但扮演陽剛正氣的武僧顯然更符合他們的內心渴望。而站於他們面前,一言不發背朝攝影機的白衣僧人身上散發出的穩重氣息令人一眼就將他與十五位醉心武術的僧人們區別出來。不用說,這位「大師」自然是元彪。

真正的好演員連背影都如此有戲!而元彪自己也說,導演都曉找自己來演「少林寺教頭」曇宗是找對人了!「我的角色是一個精通七十二藝的高僧。」元彪的口中,貫穿全劇的核心人物曇宗作為眾僧領袖,不僅武藝高深莫測,同時也參透佛法,達到了「禪武合一」的境界。而曇宗最大的特色,是和所有的高僧那樣「喜怒不形於色」。

元彪笑言自己也是如此,所以才會在事業上順其自然,不刻意經營。在他的眼中,家庭顯然重於事業。所以有一段時間,拍過五十多部電影的元彪突然淡出電影圈,直到近年才逐漸以電視劇回歸。「要是都像成龍那樣就會變成勞碌命了,我需要緩和。演電視劇與電影不同,電視劇發揮餘地更大,演起來更過癮。

當年的《七小福》中,功夫最好並且最具霸氣的大師兄叫元龍,即洪金寶;身手敏捷、能跳幾層樓的叫元樓,即現時的「功夫之王」成龍;而身手最飄逸、精靈的小師弟就是元彪了。演了那麼多年師弟,元彪也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紀,終於在《少林寺傳奇》中第一次當師父收徒,令他開心不已。不過,當遠道而來的粉絲們拉著他合影,衝他激動地表示自己是「從小看你的電影長大的」,這番熱情表白卻令元彪很尷尬:「慚愧,這說明我老了!」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