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虎文化

多彩的虎文化

多彩的虎文化   

    虎,是哺乳動物,毛黃色,有黑色的斑紋。虎乃吉祥的象徵,又是猛獸之一。虎被稱為“獸中之王”,不僅因為它腦門上有“王”字花紋,而且它的的確確有王者的威風。由於它的兇猛威武,被原始氏族社會的人們引為圖騰標誌。黃帝與蚩尤逐鹿中原時,曾率“熊、羆、貅、貔、虎”沖戰,這熊、虎等應是圖騰氏族的代稱。我國的彝族就是以虎為圖騰的。彝族稱虎為“羅”,有的地區的彝族以“羅羅”為自身族稱,且男人自稱“羅羅頗”,女人自稱“羅羅摩”。虎在我國文化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虎的別稱:老虎,除稱“獸中之王”外,還有許多別稱。山君:據《說文》解釋:“虎、山獸之君”。子菟:古代楚國人對虎的稱呼。李父、李耳、伯都:西漢楊雄所撰《方言》中說:“虎,陳魏宋楚之間或謂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間或謂之李耳,自關東西或謂之伯都。”大蟲:晉干寶《搜神記》:“扶南王范尋養虎於山,有犯罪者,投與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蟲,亦名大靈。”封史君:典出《太平御覽述異記》。據說漢宣城太守封邵,有一天忽然變成虎而食城裡老百姓,當地有民謠說:“無作封史君,生不活民死食民。”使君,是人們對太守的尊稱。這故事反映了人民對貪官的憎恨。斑子:唐人戴孚《廣異記·斑子》一節說:山魈下樹,以手撫虎頭曰:“斑子,有客在,宜速去也。”寅客、寅獸:十二生肖以寅為虎,故稱。

     虎的比喻性:老虎兇猛異常,人們就用它來比喻有權有勢的人。唐代詩人韓偓《安貧詩》云:“謀身拙為安蛇足,報國危曾捋虎鬚!”用“捋鬍須”來比喻觸犯有權有勢的人。人們平常說的“你這是在老虎頭上拍蒼蠅”,那是指在有權有勢的人面前招惹是非,容易帶來災禍。形容一個人長得魁武、勇武,就說他是“虎背熊腰”;形容某人有力氣就說他有“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兒童健壯憨厚的樣子為“虎頭虎腦”;形容一個人膽大,就說他是“吃了老虎膽”;形容人處於危險之地,就說他處於“虎尾春冰”之地;比喻某人顧慮太多,不敢向前,就叫“前怕狼,後怕虎”。老虎走路,威風凜凜,於是就用“虎步”來形容人舉動威武的樣子;比喻青年大膽勇敢,敢於向邪惡勢力做鬥爭的,就叫“初生牛犢不怕虎”。老虎的皮,斑紋彪炳,人們便用“虎變”來形容非常人的行動變化莫測。有些人用“大旗”當“虎皮”來嚇唬別人,那就說他是“拉大旗作虎皮”,打著“革命”的旗號以營私。由於老虎的兇猛,其他的兇猛動物,甚至有些工具也被人們以“虎”命名之。如虎鯊(鯊魚的一種)、虎蛇(毒蛇的一種)、虎鉗(老虎鉗子,夾工件的工具)、虎皮椅(有權威的人坐的椅子)、將軍營房稱“虎帳”。虎頭鞋、虎頭帽(民間小孩穿、戴,用虎威來驅魔鎮邪,以保佑孩子平安。還有“虎賁”、“虎伏”、“虎符”、“虎勁”、“虎將”、“虎勢”、“虎威”、“虎穴”、“虎頭牌”等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