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來歷

白露的來歷

白露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在每年9月7-9日之間。不知道大家對白露的來歷是否瞭解呢?下面星座網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白露的來歷。

每年9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結語:以上就是白露的來歷,如果你身邊還有朋友對白露這個節氣不瞭解,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哦。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