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是什麼節?有哪些習俗?

正月初五是什麼節?有哪些習俗?

正月初五是什麼節?每年的正月初五為破五節,在民俗上有一種說法是破五前諸多禁忌,過了正月初五這些禁忌就都可以破除了。那麼,破五節有哪些習俗?一起來看看吧。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因中國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於這一天承擔了太多人們的希望與憧憬,所以古代這一天的禁忌就特別多,比如在這一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准婦女串門等。《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至初六日,則王妃貴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來,互相道賀。新婚女子亦於當日歸寧,而諸商亦漸次開張貿易矣。《清裨類鈔》也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

一、要吃餃子

在正月初五這一天,每一家每一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我們在包餃子的時候,都要捏每一個餃子的邊,這個邊相當於小人的嘴,所以也就相當於捏小人的嘴,這樣可以避免那些閒話傳言什麼的。在這一天,家裡的婦女一般會找幾件衣服來拆一拆,俗稱「拆小人」,這樣可以減少霉運。

二、掃房子

在正月初五這一天,大多數人家都會在天微微亮就起床,放鞭炮,打掃房間的衛生。一般打掃衛生就是來一次大掃除,把家裡房子裡的垃圾全部清除掉。通常情況下,我們一般不會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打掃衛生,打掃的話也就在屋裡掃掃地,垃圾不能倒掉,只能放在屋裡的拐角處。尤其是在正月初一這一天,掃帚千萬不要動,否則會散了福氣,但是初五就不一樣了,一定要大掃除,徹徹底底的清掃一遍。

三、送窮

正月初五這一天「送窮」,這是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比較具有特色的傳統民俗,寓意著送走窮鬼(窮神)。送窮也稱之為「送五窮」、「趕五窮」等等,一般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這幾天,是不能倒垃圾的,因為倒垃圾很可能倒走自己的「福氣」,但是在這期間垃圾一般會存了很多,大多數人都選擇會在初五這一天倒垃圾,也就成了所謂的「送窮」。

四、接路頭神

路頭也叫「五路神」,也可以稱之為財神,古時候認為接路頭神越早越好,因為一般認為只有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也能夠很早的顯靈,因此叫「搶路頭」,有很多地方在正月初四就開始「匆匆搶路頭」了,「路頭神」名中有一個「路」字,也意味著旅行上路的意思,過了初五大多數人都要開始自己新的一年的行程,紛紛踏上自己的征程,所以接「路頭神」的人家,都希望保佑家裡的每個人的行程平平安安,順順利利,並且在新的一年裡能夠發大財。

正月初五是什麼節?正月初五為破五節,是送窮的最佳時機。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