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正月初七稱為人日?我們該怎麼過這個日子
在中國,存在很多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像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清明是為了緬懷祖先,三八是感念婦女的辛勞......那麼為什麼正月初七稱為人日呢?這個日子又存在怎樣的特殊含義。
人日含有人類的誕辰日的意義,也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時間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七。這個日子在中國的歷史,已經長達兩千年以上的時間,最早在漢朝東方朔的《占書》中就有記載,「初七人日,從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見星辰,人民安,君臣和會」。由此可見,從漢朝就已經有了人日的概念,並且在民間也備受人們的重視。
關於初七人日的來源,則主要與女媧創世的神話傳說有關。相傳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這個世界是沒有生物存在跡象的,因而女媧最先創造出來的並不是人類,而是六畜。正月初一造雞,正月初二造狗,正月初三造豬,正月初四造羊,正月初五造牛,正月初六造馬,直到正月初七,女媧才照著自己的模樣,用黃土和水捏造出了個小人兒。也因此,人們會習慣性的稱初一到初六為六畜之日,而初七則稱為人日。
既然是人日,自然是以人為本,以人為大,要更加尊重人。在古代,人類繁衍是非常重要的事,因而人們對人日是非常重視的,會將這一天設為表達對人格尊重的重要節日,其重要性同大年初一是不分上下的。當然,人日的存在意義,也反映了人們渴望一生平安順利,以及能始終擁有「人」該有的尊重的願望。
最先的時候,人們會在人日這一天,用七種菜合煮為七寶羹,並且吃下,最初是希望在初七這一日吃下七寶羹,來年能帶來這七種蔬菜的豐收,因而七寶羹的材料的因人而異的。而後來,更多的是體現了人們古人祛病避邪,求吉納祥的美好願望。
當然,人日還有戴」人勝「是習俗。」人勝「其實是古代的一種頭飾,叫「彩勝」「華勝」。在這一天,人們會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做成人的模樣,然後戴在頭上,也有人貼在屏風或者窗戶上的,大致都是為了討個吉利的說法。此外,人日的習俗還包括有撈魚生、吃麵條、送火神、登山等。
為什麼正月初七稱為人日?人類既然誕生於正月初七,自然就算是人的生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