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年齡懸殊真的好嗎?

結婚:年齡懸殊真的好嗎?

說男女婚姻,先說說年齡。中國人對年齡的稱呼有其獨特的說法。比如說:何止米壽,以期茶歲。啥意思?且聽鄭博士解析:77歲叫"喜壽",88歲叫"米壽",99歲叫"白壽"。"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是三個字謎。"喜壽"可猜為"七十七歲"。

因為"喜"字的草體便是"七十七"三個字組成。"米壽"可猜來"八十八歲",因為"米"字上中下為"八十八",組成。"白壽"可猜為"九十九歲",因為白字是"百"字去一橫,即為"九十九"。

凡到過武夷山遊覽的人,一定會聽到武夷山的茶農稱老人長壽不叫"高壽"或者"長壽",而是叫"茶壽"。

原來,古代文字學家造"茶"字的時候,獨具匠心,其意義深遠。從"茶"的結構看,這是由"八十八"等四個字組成,加起來就是108。所以,茶人把108歲叫做"茶壽"。

武夷山的茶農認為,"茶壽"就是"高壽"、"長壽"。其意義比"高壽"、"長壽"更深遠,當然"茶"字也可以拆析為"、人、木"三字,這個"茶"字的意義就更加深遠了。因為,人生長在草木之中,空氣新鮮,沒有污染,環境幽雅秀美。長期在這種生態環境裡生長的人,自然就能夠長壽了。

曾經流傳過一篇短文:四口人,搞暈了13億中國人。說的是楊振寧82歲時娶了28歲的翁帆。後來,翁帆68歲的父親翁雲光和楊振寧18歲孫女小楊喜結連理。如此搞不知道他們怎樣稱呼對方了。

在「楊瀾訪談錄」,關於82歲與28歲問題,楊振寧這樣回答楊瀾:「我一生在很多的關節點上,都不自覺地走了非常正確的道路,這包括11年前,我跟翁帆求婚」。他說,「不管今天大家對我們的婚姻是什麼看法,到三十年四十年以後,大家會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羅曼史」。

而翁帆在回望11年的婚姻時,認為自己選擇了一條「更加人跡稀少的路」,那是一條正確的路。楊振寧給了她一個「很純淨的世界」,讓她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中。

2010年,楊振寧在新加坡出席一次會議時對記者說,他已經到了米歲,「我要活到108歲。」米,上下兩個八,中間一個十,米歲即88歲。108歲,叫茶歲。茶,上面是二十八,下面是八十,一共是108。當時,楊振寧說,「到我茶歲的時候,翁帆還很年輕,再過20年,翁帆54歲,還是風韻猶存。」。

一直以來,坊間流傳男女婚配的年齡和屬相問題。究竟哪些屬相適合婚配?男女什麼年齡結婚最為合適呢?其實這是很難回答的,因為每人情況不同,因此也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有些男女年齡相差不大,婚姻反而不好,結了離,離了結;而有些男女年齡相差巨大,如同楊振寧82歲時娶了28歲的翁帆,卻和諧的讓人敬佩和嫉妒。

古代中國,通常是男人納妾納入年輕女子。宋代詞人張先,八十歲時候娶了個小妾,芳齡十八。

他的朋友蘇東坡調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現代中國,男人若再婚的話,也都會考慮和喜愛「海棠」的。

據說,美國人將大女人年齡很多的男人稱為「搖籃搶劫犯」。比如,男人60歲,娶個30歲的女子,在美國,就是搖籃搶劫犯,因為那男人30歲時,那女子還在搖籃裡。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