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大多與「月」有關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大多與「月」有關

中秋佳節就要來臨了,意味三天小長假也快了,是不是瞬間又有了好好上班的動力了。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佳節,又稱女兒節或團圓節,中秋節開始於唐朝,盛行於宋朝,到明清時期成為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尤其是遠在海外的人,更是重視中秋節和春節。那麼,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呢?

1. 吃月餅

月餅最初是祭拜月神用的貢品,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圓,慶祝中秋怎麼能少了月餅呢,每年臨近中秋,各大超市就會擺放各種各樣的月餅,無論是送禮還是自己吃,中秋節幾乎人人都會吃個月餅,圓形的月餅寓意團團圓圓。

2. 賞月

從古至今就有賞月的習俗,周代,每個中秋夜就會舉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動,設香案,擺上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一定不會少。祭拜完月神後,家人團聚一起吃飯,飯後一家人坐在院子裡聊天,在皎潔的月亮下,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分享彼此在外面的一切。

3. 點花燈

中秋節還有一個很經典的習俗就是點花燈,這一幕其實在很多古裝電視劇裡都能看到,不少情侶還會一起去放花燈,還可以將中秋燈掛在露台上,或者掛在家屋高處,稱之為 「樹中秋」。

4. 觀潮

中秋節除了最常規的賞月和吃月餅外,在浙江沿海地帶還有觀潮這一盛事,觀潮這習俗由來已久,漢朝和明朝在詩文中都有記載,觀潮這習俗現在浙江地區已經還在延續。

5. 走月

南京地區還有走月的說法,一群人結伴而行,遊街市。或者游秦淮河,走月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凡事沒有生男孩的已婚婦女,游夫子廟,然後垮橋,表達自己想生兒子的意願。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是現在普遍的慶祝方式,放花燈,走月和觀潮只有部分地區才延續這種方式,無論如何,中秋有月餅吃,對於小孩子還說就非常值得期待。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