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 | 白晝極短,思念極長

冬至節氣 | 白晝極短,思念極長

 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歷12月22日左右或農曆十一月十五(滿月)前後共30天範圍內之1天。此日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北半球極夜,南半球極晝,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動,白晝漸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夏歷/農曆)。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可見冬至又代表著一年之始,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於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農曆十一月又稱為“建子之月”。

冬至民俗

古人認為,冬至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在商朝、周朝、秦朝,曾把冬至這天設為“歲首”,漢朝開始定為節日“冬節”。

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間祭祖,相互拜訪。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必須學會一個字:躲!!!”

一、冬至養生要藏陽氣,重點在“躲”!躲暴飲暴食、躲寒涼、躲是非等。

二、冬至補陽,太陽是天下第一大補品!要曬後背䃼陽氣。

三、冬至養生飲食不可過鹹,鹹傷腎。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