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分佈決定民族性

血型分佈決定民族性

1901年,維也納大學助教卡爾•蘭德斯坦納先生首先發現了ABO血型系統。1930年,他獲得諾貝爾獎。

血型包括人的體質類型和性格類型,因最初是在血液裡發現的,故命名為血型,這也導致許多人誤認為血型只是血液的類型。關於這一點,我會在第二章詳細敘述。

目前已發現的血型,除ABO血型外,還有1928年發現的MN型、Q型、E型以及1940年發現的Rh型等。人們對血型的遺傳方式已經很清楚,對各種類型血液的血型物質已經能夠分離,對其化學結構也漸漸明白,但對血型在生物體內的生理作用還遠未弄清,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1918年),在波蘭出生的德國遺傳學者L.海路休弗洛特夫婦,調查了16個國家的8500名士兵的血型,發現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的血型分佈有很大差異。他們依據這一調查結果寫成了一份震驚世界的學術報告。從此,人們開始認識到:各個國家的人和民族的特徵也與血型的分佈有關。

目前,關於世界各地血型分佈率的調查正在逐步進行。利用血型對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分析的研究者,只要對一定數量的血型組進行對比觀察,就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血型與性格的重要關係,這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科學現象。

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特徵,是由每個人的性格集合而成的。血型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性格特徵有一種巨大的潛在作用,這是無疑的。看來可以說,血型是左右人類歷史和世界風雲的巨大能動因素之一。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