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龍的成語

生肖龍的成語

大家在現實中都沒有見過龍吧?如果有人回答見過,那麼小編就只能膜拜了。不過在電視裡,還有很多小說裡面,我們都會看到龍的相關故事,從這些故事中也大概清楚了龍的長相。在古代,黃帝穿龍袍坐龍椅,普通人如果使用跟龍有關的東西,就要被滿門抄斬。龍真的很酷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關於生肖龍的成語故事,來聽聽吧。

關於龍的成語:

龍頭鋸角、神龍見首、龍驤蠖屈、龍蟄蠖屈、龍肝豹胎、托鳳攀龍

龍潛鳳采、龍胡之痛、龍樓鳳閣、游雲驚龍、龍翰鳳翼、屠龍之伎

龍樓鳳闕、炮鳳烹龍、龍驤豹變、龍鳳呈祥、龍眉鳳目、鳳子龍孫

畫龍刻鵠、鼎成龍升、鳳附龍攀、跨鳳乘龍、龜龍鱗鳳、龍言鳳語

龍荒朔漠、雲起龍驤、龍盤鳳逸、龍章麟角、鳳樓龍闕、龍伸蠖屈

關於龍的成語故事:

1、車水馬龍

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由於父母早亡,年紀很小時就操辦家中的事情,把家務料理得井然有序,親朋們都稱讚她是個能幹的人。

十三歲那年,馬氏被選進宮內。她先是侍候漢光武帝的皇后,很受寵愛。光武帝去世後,太子劉莊即位,就是漢明帝,馬氏被封為貴人。由於她一直沒有生育,便收養了賈氏的一個兒子,取名為劉旭。公元60年,由於皇太后對她非常寵愛,她被立為明帝的皇后。

馬氏當了皇后,生活還是非常儉樸。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鑲邊。一些嬪妃朝見她時,還以為她穿了特別好的料子製成的衣服。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極普通的衣料,從此對她更尊敬了。

馬皇后知書識理,時常認真地閱讀《春秋》、《楚辭》等著作。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給她看,並問她應如何處理,她看後當場提出中肯的意見。但她並不因此而干預朝政,此後再也不主動去談論朝廷的事。

明帝死後,劉旭即位,這就是漢章帝。馬皇后被尊為皇太后。不久,章帝根據一些大臣的建議,打算對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關後把家族不得封侯的規定,明確地反對這樣做,因此這件事沒有辦。

第二年夏天,發生了大旱災。一些大臣又一上奏說,今年所以大旱,是因為去年不封外戚的緣故。他們再次要求分封馬氏舅父。馬太后還是不同意,並且為此專門發了詔書,詔書上說:「凡是提出要對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獻媚於我,都是要從中取得好處。天大旱跟封爵有什麼關係?要記住前朝的教訓,寵貴外戚會招來傾覆的大禍。先帝不讓外戚擔任重要的職務,防備的就是這個。今後,怎能再讓馬氏走者路呢?」詔書接著說:「馬家的舅父,個個都很富貴。我身為太后,還是食不求甘,穿著簡樸。左右宮妃也盡量儉樸。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下邊做個樣子,讓外親見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們不反躬自責,反而笑話我太儉省。前幾天我路過娘家住地濯龍園的門前,見從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請安的,車子像流水那樣不停地駛去,馬匹往來不絕,好像一條游龍,招搖得很。他們家的傭人,穿得整整齊齊,衣服綠色,領和袖雪白;看看我們的車上,比他們差遠了。我當時竭力控制自己,沒有責備他們。他們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為國家憂愁,我怎麼能同意給他們加官進爵呢?」

2、擲杖成龍

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後就跳進壺裡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於是向老翁學道,後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於葛陂,變成一條龍。傳說東漢費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壺賣藥,然後就跳進壺裡去。第二天,費去拜訪他,和他一起入壺,但見房屋華麗,酒菜也很好。費於是向老翁學道,後來騎著老翁所給的竹杖回家,投杖於葛陂,變成一條龍。

3、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牆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牆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牆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畫龍點睛」讚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闢有力。

4、葉公好龍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裡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屋裡的牆壁上也畫著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裡。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

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