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的解說與屬鼠人的性格評說(2)

鼠的解說與屬鼠人的性格評說(2)

鼠的解說與屬鼠人的性格評說(2)過去華人中有一種民間組織,現在被人們戲稱為“老鼠會”而予以取締。它本來是百姓之間互助的一種形式,會員交納一定的會費,再去介紹新會員加盟。由於會員人數多,會費也就相當可觀,這筆費用用於個別會員。每個會員都有機會獲得這種資助,但究間誰先誰後則需要按一定和程序或抽籤來決定,其原理是集中社會閒散資金在短時間內讓少數幸運會員先富起來,會員如遇突發事件急用錢,也可以提出請求,由該會討論定特別資助。這本來對百姓是有些保障性方面的好處的,但由於具體操作過程中,由於會首握有大筆資金、大量權力,往往從中牟取私利,因而逐漸演變成一種金融剝削,並帶有明顯黑社會色彩的幫會,遭到政府明令取締,而且其受益的方式,其實也已被銀行的零存整取和貸款分期付還取得,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這種幫會以會員介紹加盟作為發展基礎,介紹得越多其本人獲利也越多,因此很多人靠遊說別人入會賺取“介紹費”發財。 凡是有這種“會”或“社”存在的地方,會員一到夜晚便四處出動,或動員別人入會,或參加組織聚會,這種活動規律和老鼠晝伏夜出的習性幾無二致;而且會員一變二,二變四, 四變八......呈幾何倍增狀況,這與老鼠不同凡響的繁殖力也十分相似,故爾人們把它形象地稱作“老鼠會。” 近年來在大陸時有風行的非法傳銷、聯誼信、連環信等等,大多數都是舊式“老鼠會”的翻版。    鼠的第三個象徵意義是精緻細小,微末。鼠生就一副小巧玲瓏的體態,喜歡上竄下跳,是無法與“大”字聯在一起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篇叫《碩鼠》是把貪污吏比做碩大的老鼠,並不是說真有這麼大的老鼠;古書《韓詩外傳》中有《社鼠》篇,同樣也是老鼠托大的比喻:    齊景公問晏子:“做人最怕什麼?”    晏子笑了笑,嚴肅地說:“社鼠躲在土地廟裡,跑出來只是為了偷吃東西。人們要捉,又怕毀了土地廟裡的器物,得罪了土地爺遭到報應,所以拿它無可奈何。現在君王身邊就有這樣的社鼠,願君主別再庇護他們。”    這是晏子借鼠進言,向齊景公講述治國之道。就鼠的喻義而言。總與微不足道 ,無須掛齒連在一起,如鼠竊狗盜指一般的“小毛賊”,《舊唐書·蕭銑列傳》中描述隋朝末年社會混亂狀況時說:“自隋朝維絕,宇縣瓜分,小則鼠竊狗盜,大則鯨吞虎距。”(隋末以來天下大亂,群雄並立,小偷強盜倒在其次,割地稱王者為害最重。)    再如鼠技指彫蟲小技。《荀子·勸學篇》中說:“飛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字面意思有飛蛇雖然沒有腳但可以奔行如飛,梧鼠雖有多種本領卻難以施展,言外之意是精通一種本領 夠 你施展了,如果貪多不精,都才學會點入門功夫,就算會的再多也沒有多大用處。    其它如“鼠子”“鼠輩”等具有同意思,並隱含有鄙視,看不起的貶義。三國時王允討厭涼州胡文才,楊修二人,故意當眾說:“關東鼠子欲何為耶?”(這兩個關東小人想幹什麼?)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另外,因為鼠牙長勢兇猛,需要不斷磨牙才能保持其長度,人們常用“鼠牙雀辯”比喻那些喜歡逞口舌之利搬弄是非失。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