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節氣的含義,你可能需要注意保暖了

霜降節氣的含義,你可能需要注意保暖了

今天我們迎來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也就意味著冬天要開始了,天氣會逐漸變冷,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養生保健。那麼既然是霜降之日就帶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霜降節氣的含義吧。

霜降含義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標誌著秋天結束冬天到來,俗話說「霜降殺百草」,霜降過後,植物漸漸失去生機,一片蕭索。每年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節氣。「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是霜降的主要特徵。

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表達的是霜降之後,動物開始為過冬儲備食物,草木枯黃,樹葉凋零,冬眠的蜇蟲準備在洞穴中過冬。

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

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為此時菊花盛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霜降節氣習俗

霜降吃凍柿保暖御寒。很多地方流行著霜降時節吃紅柿子的習俗,認為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還能補筋骨。人們認為霜降天吃柿子,可以防止冬天嘴唇裂開,甚至有「霜降吃凍柿,不會流鼻涕」的民間說法。

霜降吃鴨。在閩南有一句諺語,叫做「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從這句句小小的諺語就充分的表達出閩台民間對霜降這一節氣的重視。因此,每到霜降時節,閩台地區的鴨子就會賣的非常火爆,有時還會出現脫銷、供不應求的情況。

賞菊飲酒。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很多地方在這時會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表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各種豐富多彩的霜降習俗,也表達著人們對身體健康的美好期許。

看完了霜降節氣的含義,有沒有感覺寒氣襲來,大家要注意保暖,抱緊自己的小被子,準備開始過冬啦。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