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夫·龍格爾資料,道夫·龍格爾圖片,道夫·龍格爾電影

道夫·龍格爾資料,道夫·龍格爾圖片,道夫·龍格爾電影

道夫·龍格爾資料

中文名:道夫·龍格爾

外文名:Dolph Lundgren

性別:男

國籍:瑞典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出生日期:1957年11月3日

星座:天蠍座

身高:1.96米

體重:111.5公斤

武術流派:極真空手道

語言:瑞典語、英語、德語、法語等

職業:演員,導演,武術家

畢業院校: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悉尼大學

代表作品:《懲罰者》《再造戰士》《敢死隊》

主要成就

1980年歐洲極真空手道冠軍

1981年歐洲極真空手道冠軍

1982年澳大利亞極真空手道冠軍

道夫·龍格爾圖片

道夫·龍格爾,1957年11月3日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道夫·龍格爾早年曾作為一個斯德哥爾摩的舉重俱樂部選手,在瑞典全國少年舉重錦標賽取得第三名。道夫·龍格爾成名於1985年,他在《洛奇4》中扮演蘇聯拳手伊萬·德拉戈。此後,他出演了超過40部影片,基本都是動作影片,而且大都非常賣座。

個人經歷

成長過程

龍格爾擁有極真空手道的黑帶三段資格。

他獲得過1980年和1981年的歐洲極真空手道錦標賽冠軍,1982年澳大利亞重量級空手道冠軍。龍格爾還是瑞典空手道國家隊隊長,在他還是綠帶的時候,曾參加過1979年的極真空手道世界公開賽。龍格爾還學過擊劍、拳擊、柔道、剛柔流空手道和跆拳道。

龍格爾畢業於瑞典皇家理工學院。1982年他在悉尼大學取得過化學工程碩士學位。1983年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被授予富布賴特獎學金。龍格爾會說超過5種語言:瑞典語、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一些日語和一些意大利語。

顛峰期的龍格爾身高196厘米(6英尺5英吋),體重111.5千克(245磅13盎司)。他是一位動作英雄電影明星,其地位與史泰龍、施瓦辛格、史蒂文·西格爾和尚格雲頓相當。

他曾在1987年的影片《宇宙的巨人》中扮演希曼。在90年代初的影片中,例如1991年的《殺戮都市》,曾與李國豪合作。1992年的《再造戰士》,與尚格雲頓合作。1993的《支手轟天》,與科瑞斯蒂娜·阿方索和喬治·西格爾合作。在1995的《捍衛機密》中,與基努·裡維斯合作。在1998年的《黑煞》中,與吳宇森合作。

2004年的《守護者》是龍格爾的導演處女作,此後的影片,如2005年的《機械特工》、2007年的《摩托教父》、《御前演出》和《伊卡羅斯》,都是他自己導演並主演。

2009年,龍格爾與史泰龍、傑森·斯坦森、李連傑合作,參演了史泰龍導演的影片《敢死隊》(The Expendables)。影片已於2010年8月13日在美國上映。

2012年,龍格爾與史泰龍、傑森·斯坦森、李連傑合作,參演了史泰龍導演的影片《敢死隊2》(The Expendables 2)。

2014年,龍格爾與史泰龍、傑森·斯坦森、李連傑合作,參演了史泰龍導演的影片《敢死隊3》(The Expendables 3)。影片已於2014年8月15在北美公映(大陸9月1日公映)。

武道

傳記

Dolph 16歲開始在瑞典北方的一個小鎮上練習柔道,同時也學曲棍球。一年多後他轉學空手道。Dolph解釋說:「在一次柔道訓練中,一個又大又胖的傢伙抓住了我,出汗浸透了我。所以我想:武術雖然很好,但是練習空手道,你至少可以離你的對手更遠一些。」

Dolph最初學習日本傳統的「剛柔流」,但很快就改學「極真」。「極真」是一種由日本空手道傳奇人物大山倍達創立的更為強悍的流派。Dolph在整個高中階段和回斯德哥爾摩服兵役期間都一直堅持訓練。這段時間Dolph遇到了他的老師也是將來的朋友Brian Fitkin。Brian Fitkin當時是四段。在19歲時候,Dolph 開始參加不接觸的「point fighting」比賽。 (譯者註:point fighting 是計分式搏擊的意思,以得點多少的方式決定勝負。)在他最開始的五場比賽中,他輸掉了四場。

「我太緊張不安了,給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壓力。」

1979年,在瑞典海軍陸戰隊服役期間,Dolph被選拔參加在東京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極真空手道錦標賽。而當時Dolph僅僅是個綠帶,他甚至需要去借一個棕帶才能比賽。「全接觸空手道在當時還是一種新事物,沒有人真正對它瞭解很多,我也是。」

但是,Dolph用"hiza-geri"(用膝蓋擊打面部)擊倒了他的前兩個對手,於是大家開始關注這個高且清瘦的瑞典人。「我覺得對自己的對手有些愧疚,但是在贏了兩場比賽以後,我知道『全接觸』更適合我」。

在他的第三場比賽中,Dolph對陣的是奪冠聲望很高的中村誠。(譯者註:中村誠 Makoto Nakamura 是第2、3屆極真世界冠軍)。Dolph(綠帶)體重93公斤( 205磅),對手中村誠(黑帶二段)體重110公斤( 245磅)。中村誠迅速展開進攻,Dolph用迴旋踢擊中了中村誠的面部,震驚了全場。他們感覺到這個Lundgren不是中村誠能輕易對付的。比賽結束後,又延長了兩個加時賽,中村誠有爭議的獲勝。這被證明是最終世界冠軍最艱難的格鬥。

「中村誠連續使用了很多犯規動作,我的教練Brian Fitkin對此非常的憤怒。他告訴我用違規動作『kingeri』(擊打腹股溝)擊倒中村誠,但是我想我太善良了,不能那麼做。」「即使我輸掉那場比賽,我知道我仍然非常可能成為冠軍。」

Dolph接著於1980年和1981年在英國贏得了兩度歐洲重量級極真空手道冠軍,一年後又贏得澳大利亞賽區的個人和團隊冠軍。

23歲成為黑帶一段的Dolph去澳大利亞學習一年的化學工程,並且獲得了獎學金。在悉尼大學他有自己的空手道俱樂部,而且通過為一些音樂活動做保安額外的掙一些錢,正是在這段時間裡他認識了歌手Grace Jones。

「我最好的朋友(同時也是極真空手道的學生)和我自己被雇來做Grace音樂會結束後的個人保鏢。晚上,音樂會開到很晚,遇到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兩天以後我們相愛了。

在Dolph回歐洲的途中又遇到了Grace。 Dolph正在東京與大山倍達師傅學習空手道,Grace也在東京做一期電視談話節目。

他們又一起到了美國,Dolph拿著富布賴特獎學金去波士頓麻省理工學習,完成了自己的碩士學位。一年後,麻省理工畢業Dolph開始自己的工作。在紐約,Dolph和中村忠(Tadashi Nakamura)、大山茂(Shigeru Oyama)一起訓練,這兩人都是極真空手道黑帶七段,同時計劃參加東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極真空手道錦標賽。「這次我想做得更好,更好很多。我知道我有一個好的開始。」

「每天上午5點,我跑5公里然後訓練2小時的空手道,每天下午我進行2-3個小時的自由對打或力量訓練。這就是我生活的模式。」

在準備世界錦標賽期間, Dolph時常在曼哈頓市中心著名的格尼森體育館打沙袋,許多世界最好的拳擊手都曾在此訓練。許多經理人都忍不住看一眼這個高大健碩的瑞典人。他善於移動和出拳,看起來是塊好料子。

「我想他們想讓我成為下一個『偉大的白人希望』。格裡·庫尼與拉裡·霍姆斯對決時,庫尼曾在格尼森體育館訓練。成為專業拳擊手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但我的許多朋友勸我不要這樣,他們喜歡我現在的這張臉……」

Dolph接受了朋友們的提議,在他去見未來的經理之前的20分鐘,他決定不簽專業拳擊手合同了。相反地,他開始做起了模特。Dolph的一個朋友認為他應該學些表演課程。「來吧-看起來你可以在電影方面有所作為。」Dolph取消了他的世錦賽計劃,轉向表演。 一年後,Dolph去參加某部拳擊電影的試鏡。他遇到了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所有其他的事都成為歷史。Dolph放棄了學業(他曾得到碩士學位)、拳擊事業和瑞典小鎮生活,搬到了好萊塢。在他17年的職業生涯中,參演了25部電影。不過,這些年來,他一直與極真空手道保持著密切聯繫,在三次世界錦標賽上和其它無數場合表演了空手道。他多年的朋友和老師Shihan Brian Fitkin(六段),幫助他以前的學生在多部電影中進行身體訓練和動作指導。1998年,Dolph回到家鄉斯德哥爾摩的國家道場,準備真正的挑戰。在經歷了與20人對打(一個接一個連續不斷地與20個對手對打)以及三個小時的技術測試後,Dolph晉陞為三段。

Dolph和妻子在西班牙南部的馬貝拉有住所,因此他積極參與西班牙極真空手道聯盟的工作。這對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女兒往返與倫敦和馬貝拉之間。最近,Dolph在馬貝拉給他八歲的女兒買了第一道空手道服。

Dolph努力想總結出武術對他的意義:「空手道對我而言太重要了,真不敢想像沒有空手道,我和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通過武術,我戰勝了無安全感的心理,得到了內心的力量,突破了我自己建造的障礙,得到了我該得的東西。空手道和身體訓練已經永遠地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相信,武術造就了更好的我,它將繼續讓我變得更好。」

【第1頁】【第2頁】

上頁12下頁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