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和霜凍是一個意思嗎?兩者之間並無聯繫

霜降和霜凍是一個意思嗎?兩者之間並無聯繫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同時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它的到來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氣溫將會逐日下降,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大家就要注意保暖啦。那對節氣變化不太瞭解的人就會問,霜降和霜凍是一個意思嗎?它們之間有無區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這兩者究竟是什麼關係。

首先來說霜降。每年的公歷10月23日或24日,也就是太陽運行到黃經210°時為霜降節氣。霜降過後,各地開始降霜,天氣漸冷。尤其是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一般會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出現除霜。隨著霜降的到來,所有不耐寒的糧食作物要麼收割完畢要麼即將停止生長,樹木草叢也開始落黃,到任何一處植物繁多的地方,你都能欣賞到美如畫的深秋景象。

霜降對莊稼作物的危害大多是降溫所致,因為在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地區,霜降並不意味著就會降霜,更多的只是溫度驟降,對莊稼的危害要小很大。而且霜降前後氣溫變化明顯,晝夜溫差逐漸加大,這個時節尤其需要注意養生保健,稍不留意就容易落下病根。民間有句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可見霜降節氣養生的重要性。

其次是霜凍。對氣象變化有所關注的人都知道,霜凍並不屬於二十四節氣,它只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夜間土壤溫度驟降到0℃以下,導致植物表面的溫度也迅速下降,體內水分發生凍結現象。從而使得代謝過程遭到外界破壞,細胞受到冰塊擠壓而對植物造成嚴重危害。所以,霜凍通常會對植物造成直接影響,且傷害值較大。

而根據霜凍發生的季節不同,又可以將其分為春霜凍和秋霜凍。春霜凍又稱為晚霜凍,這個現象大多是在春播農作物苗期、越冬作物返青後發生,它的頻率成遞減趨勢,強度會逐漸減弱。但通常來說,春霜凍來得越晚,對農作物的危害就越大。而秋霜凍又稱為早霜凍,大多是在秋收作物尚未成熟、蔬菜尚未豐收時發生,和春霜凍不同的是,隨著季節的推移,秋霜凍發生的頻率會逐漸提高,強度也會逐漸加大。

霜降和霜凍是一個意思嗎?可見,「霜降」和「霜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霜降僅僅是一個節氣,代表著季節變化;而霜凍是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且每年不止一次。現在,你能分清霜降和霜凍了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