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的各類習俗

芒種的各類習俗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這個節氣比起其他節氣有更多的民間習俗,如果你對這些習俗還不瞭解,可以和星座網小編來一起往下看看,瞭解一下芒種的各類習俗都是什麼樣的。

嫁樹

芒種是農忙季節,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穫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說:「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送花神

芒種時節送花神是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習俗。人們認為,芒種已過,百花開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是日,人們要設案供物,焚香祭祀,來為花神餞行。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寫芒種節道:「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繫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飄,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說法,芒種過後,各種盛開的鮮花開始凋落,花神退位,人們便會隆重地為她踐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來年再次相會,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花神這一習俗已經不存在,而名著《紅樓夢》裡卻有關於為花神餞行場面的精彩描寫:「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絞錦紗羅疊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繫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這裡大概說的是,大觀園中的女孩兒們為花神餞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為花神準備好上路的交通工具(轎馬)以及莊嚴而堂皇的儀仗(「千旄旌幢」)。

這段話中的「千旄旌幢」給大家解釋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桿頂端綴有旋牛尾的旗,族與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裝飾,幢之形似傘。從中可看出,大戶人家在芒種節為花神餞行的華麗場面,同樣也展現出了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表現出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很值得現代人思考與學習。

煮梅

芒種也是梅子成熟的時節,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會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三國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種時節人們也會煮青梅,那麼什麼是煮梅呢?在我國,青梅主要生長在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澤、肉厚、核小、質脆細、汁多、酸度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果酸以及維生素C。

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鹽漬、製作蜜餞、取汁、熏制、釀酒、製藥等。

芒種時節有煮梅的習俗,這一習俗歷史悠久,早在夏朝便已經有了。

由於梅子味道酸澀,很難直接食用,必須要加工後方可食用,便有了煮梅。煮梅的方法很多,有用糖與梅子一同煮或用糖與曬乾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也有用鹽與梅子一同煮或用鹽與曬千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比較考究的還要在裡面加人紫蘇。北方產的烏梅在我國很有名氣,將其與甘草、山植、冰糖一同煮,便製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湯。

如果在裡面加人桂花鹵,然後冰鎮後再飲,則其味更絕。現在有很多加工的梅干蜜餞,如話梅、奶梅及甘草梅等,都大受人們的喜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