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有什麼由來

立秋有什麼由來

立秋,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1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那麼,你對立秋的由來有多少瞭解呢?下面星座網小編來帶大家去瞭解立秋有什麼由來!

立秋,是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時。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漢代沿承此俗,並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從唐宋時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後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

結語:以上就是關於立秋由來的解析,現在大家對立秋的來歷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趕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對立秋時節還不熟悉的朋友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