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為什麼要放爆竹?你知道這個習俗的來歷嗎?

春節為什麼要放爆竹?你知道這個習俗的來歷嗎?

每逢春節的除夕夜,幾乎每家每戶都要放爆竹。這個傳統習俗從古代就開始傳承了,不僅讓春節更熱鬧、更有年味兒,還代表著人們對過去一年收穫的慶祝和對新的一年美好的嚮往。那麼,春節為什麼要放爆竹呢?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它生性凶殘,什麼都吃,而且每天吃的口味都不一樣,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因此古代的時候人們都會談「年」色變。但是「年」並不是一直都在有人的周圍活動的,它一直都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直到春節人們集體慶祝豐收的喜悅的時候,它才會趁著夜黑出來一飽口福,然後在雞鳴破曉的時候返回山林中去。後來人們發現「年」雖然凶殘,但是它非常害怕紅色、聲音響亮、帶有火光的東西。每每看到這些東西,「年」就會溜走去別的地方。後來,人們掌握了它的這一弱點,每逢春節慶祝豐收喜悅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在自己家的門口貼上紅春聯、掛上紅燈籠、放鞭炮。從此以後,「年」再也沒有在春節的時候來騷擾慶祝豐收的人們。因此,這一習俗就開始慢慢的流傳下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唐朝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瘟疫,人們認為是瘟神為了殘害人間而故意發起。而有一個叫做李田文的人,他非常擔心這場瘟疫會讓人滅絕。因此,就在竹子裡面添加了一些硝石、硫磺等,然後點燃令其爆炸,爆炸散出來的煙霧和氣味非常濃烈,並且硫磺具有辟邪的功能。這樣就成功的驅散了瘟神,同時避免了人類的滅頂之災。從此以後,每逢春節的時候人們為了避免瘟神的捲土重來就會燃放爆竹,這一習俗也就慢慢地流傳下來了。

春節為什麼要放爆竹?它不僅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舊的一年收穫的慶祝和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