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動物百科:羊

生肖動物百科:羊

三羊(陽)開泰

新春伊始,艷陽當空,人們最先想起的吉祥話是「三陽開泰」。農曆十一月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最長。過了這一天,白天越來越長。古人認為,從這一天起陰氣漸去而陽氣始生。所以稱冬至一陽生,臘月二陽生,正月就是「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意味著春天來臨,萬物生機勃勃。「三陽開泰」具象化為吉祥圖案,即陽光下的三隻羊。這裡取「陽」與「羊」的諧音,於是三羊並列就頻頻地出現在民間年畫、剪紙之中。給千家萬戶再添上幾分喜氣。羊年的春節再提「三羊(陽)開泰」就更多了一層吉祥意義。

羊與人類的生活密切,除「供給膳」外,還供御寒,且美化生活。古時還用於祭祀、行禮。

東漢許慎《說文》日:羊,祥也。古字中羊通祥。其吉祥意義不言自明。用於敬鬼神,祭天地,自然是理想的祭品。用於人際交往,也是很好的禮品。古人行禮見天子獻鬯(一種祭祀用的香酒),見諸侯奉玉,見國卿則贈羊羔。《春秋?繁露》解釋:「羔有角而不用,如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號,類死義者;羔飲其母必跪,類知禮者。故羊之為言猶祥……」好仁、死義、知禮大有君子之風,再加上羊就是「祥」,所以是最得體的禮物。

古人交往送羊送酒是很常見的,婚聘之時更少不得羊,當然也是取其吉祥之意。這是漢代末年就有的習俗,至少有1800年的歷史了。古人還認為夢見羊者,主得好妻。漢高祖劉邦當亭長時,夢逐一羊,拔角尾皆落。有人為他解夢說:羊去角尾乃王也,對劉邦來說,這比做夢娶媳婦更激動人心。

古人有年初在門上懸羊頭、雞頭的習俗。有人認為,羊能嚙草,雞啄五穀,故懸二物以助陽氣,祈求豐收富裕。其實不盡然。雞,「吉」一音之轉,羊,「祥」本來相通,懸二物是想祈求吉祥。

二郎賠情

舊時河北南部民間流行「送羊」的歲時風俗。每年農曆六、七月間,外祖父或舅舅給小外甥送羊,早先是送活羊,後來演變為面蒸的羊。據說這一習俗與著名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有關。《西遊記》中與孫悟空大鬥神通的二郎神楊戩,是個專橫跋扈的天神,他的妹妹三聖母愛上了秀才劉彥昌,仙凡結緣生下一子沉香。二郎神十分惱怒,竟將三聖母壓在華山之下。沉香長大後,得仙人指教,靠寶蓮燈和神斧打敗了二郎神,並斧劈華山,救出生母。至今陝西境內的華山上,還可以找到劈山救母的景點。

民間傳說沉香劈山救母后,還要斧劈虐待其母的舅舅楊二郎。二郎已徹底服輸,為修兄妹、舅甥之好,每年送一對羊給外甥賠情。從此留下送羊之俗。

與羊有關的習俗很多,尤其是遊牧為生的少數民族地區。最出名的是哈薩克、塔吉克、蒙古族流傳的「叼羊」。在喜慶的日子裡,騎手列隊在草原上,幾百米外放著一隻羊。一聲令下,大家便衝上去搶奪,搶到手者還要盡力把持,別人也會緊緊跟隨奮力爭搶,到達終點時羊在手者勝。或單騎奪羊,或分隊為戰,勝者就地把羊烤熟,大家一起分享。

不少習俗與吃有關,這也難怪,羊肉畢竟是一種美味。解析「美」字,原也是形容味道的,「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大為美。另一個「鮮」字,有少有之意,也有味美之意。從魚、從羊,魚、羊並列為鮮,即少有的美味。古時交通不便,西北地區不見鮮魚,東南沿海少食羊肉,二者並陳,鮮美之味於一席,必是盛宴。

獬豸判案

羊的形象溫順善良,所以不易神化。雖然古人有「火畜」、「金精」之說,卻沒有相應的故事流傳下來。即使有神異之處,也是在別的故事中,充當配角。

《靈異轉》中有書生柳毅與洞庭龍女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見面時,龍女正在放羊,柳毅說:「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豈宰殺乎?」龍女回答:「非羊也,雨工也。」柳問:「何謂雨工?」答:「雷霆之類也。」柳毅再仔細看,覺得這些羊都「矯顧怒步,飲齕其甚,而大小毛角則與羊無異焉。」

「火畜」也罷,「金精」也罷,「雨工」也罷,似乎都不及獬豸更具文化意義。漢《異物誌》云「北荒之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別曲直。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獬豸,是獨角的神羊,誰是誰非,一頭頂去便見分曉,大大地簡化了司法程序,這就是古人所謂的「羊判」。據說楚王曾獲此獸,因其形創獬豸冠,後來成為執法官員的頂戴。

獬豸既然成為法律公正的象徵,清代御史及按察使官服前後的補子皆繡獬豸圖案。這與西方的法官著黑袍戴假髮一樣,以此顯示法律的尊嚴。

五羊銜穗

以羊命名的地方甚多,羊街、羊場、羊坊店、羊肉胡同,羊尾巴胡同、羊圈胡同舉不勝舉。最大最有名的是羊城—廣州。

廣州最早稱「楚庭」大約3000年前周夷王時,南越與長江中游的楚人已有交往,為紀念兩地人民友誼,南越人特建一楚庭(亭)。後來南海五位仙人,身穿五色衣,騎著五色羊,帶著每莖六穗的稻穀來到楚庭。對這一片土地發出美好的祝願後,騰空而去。留下的五隻羊化為石頭,故廣州又稱「羊城」,簡稱「穗」。而五隻羊的雕像也成為廣州的標誌。

四川成都的青羊宮也是一個很有說道的地方。中國的文化巨人老子西出函谷(今河南靈寶境內),留下《道德經》兩篇後不知所終。傳說他臨終前告訴弟子:「尋吾於四川青羊肆。」後弟子前往成都,在青羊肆找到轉世的老子。

青羊肆因有一銅羊而得名,後經皇家敕封改稱青羊宮。銅羊集十二生肖特徵於一身: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龍角、蛇尾、馬嘴、羊須、猴頸、雞眼、狗腹、豬臀。後人又仿製一個湊成一對,置於青羊宮三清殿內,至今猶在。此羊獨角,傳說一角羊是龍所化,所以是神羊。民間傳說頭痛者摸頭,腹痛者摸腹可免病痛。

由於老子轉世得神話,青羊宮成為道教著名的宮觀,也成了四川著名的人文景點。經歷了千百年無數人膜拜和撫摸過的銅羊,依然泛著神秘的青光,折射著十二生肖文化的燦爛。

羊在民間

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原始居民,就已開始選擇水草豐茂的沿河沿湖地帶牧羊狩獵。漢代許慎釋字義說:「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許慎的模式,在《廣東新語》中說:「東南少羊而多魚,邊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魚,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魚』、『羊』為『鮮』。」

「羊」、「祥」通假。西漢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禮用之。」《漢書南越志》記:「尉佗之時,有五色羊,以為瑞。」廣州號稱羊城,源於美好的傳說:周夷王時,五個仙人騎著口銜六串谷穗的五隻羊降臨楚庭(廣州古名),將谷穗贈給人們,祝這裡永無饑荒。仙人言畢隱去,羊化為石。《廣州記》則記:「戰國時,高固為楚相,五羊銜谷穗於楚庭,故廣州廳室、樑上畫五羊像,又作五穀囊。」如今,廣州市越秀山公園有五羊冊,其上矗立著一座高11米的五新星石雕,成為聞名海內外的城標雕塑。·

哈薩克、蒙古、塔吉克等民族流行「叼羊」的馬上遊戲。在喜慶的日子裡,人們在幾百米外放一隻羊,騎手們分成幾隊準備衝上閃搶奪。也有一青年騎手持羊從馬隊中衝出來,後面的人緊緊追隨,其中有人配合爭奪羊,也有人保護羊,以叼羊到終點者為勝,取得勝利的人,當場把羊燒熟,然後大家一起享。

舊時漢族民間有「送羊」的歲時風俗,流行於河北南部。每年農曆六月或七月間,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羊,原先是送活羊,後來改送面羊。傳說此俗與沉香劈山救母有關。沉香劈開華山救出生母后,要殺死虐待其母的舅舅楊二郎,楊二郎為重修兄妹之好,每年給沉香送一對活羊(羊與楊諧音),從而留下了送羊之風俗。另外,民間以每月初六、初九為羊日,青海藏民此日禁止抓羊。山東、湖北、江西則有諺語:「六月六日陰,牛羊貴如金。」又以為屬馬、狗、鼠者忌羊日,屬羊者忌鼠、牛、馬、狗日。()

錫伯族民間有「搶羊骨頭」的婚俗,流行於今新疆地區。婚禮之後,迎親爹娘在新郎新娘的炕沿上放上一塊羊大腿骨,雙方姐妹兄弟聚於新房,迎親娘將拴有紅線的兩個酒杯放在盤裡,迎親娘則迅速將兩隻酒杯換來換去,從而使兩位新人分不清哪是水,哪是酒,然後讓他們任選一杯,喝到酒的為大吉,接著要連飲三杯。之後,雙方兄弟姐妹開始搶羊骨頭。男方家人搶到羊骨頭認為是新娘勤勞能幹,能養妻子,家庭美滿幸福;女方家人搶到羊骨頭,則認為新娘會持家,不會愛氣,家庭和睦興旺。

生肖動物百科:鼠   生肖動物百科:牛   生肖動物百科:虎

生肖動物百科:兔   生肖動物百科:龍   生肖動物百科:蛇

生肖動物百科:馬   生肖動物百科:羊   生肖動物百科:猴

生肖動物百科:雞   生肖動物百科:狗   生肖動物百科:豬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