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入成語褒貶很鮮明

虎字入成語褒貶很鮮明

虎字入成語褒貶很鮮明   

    虎是人類熟悉的動物,所以也被廣泛應用在日常語言中。據記者查閱,《中華成語詞海》收錄的嵌有“虎”字的成語、俗語多達260多條,在12生肖動物中名列前茅。虎字成語通俗易懂、褒貶鮮明,使語言表達更加形象生動。

虎在人的心目中有很強的兩面性:作為百獸之王,人們羨慕它的威猛。“虎略龍韜”“虎踞龍盤”“虎背熊腰”“虎頭燕頷”這些帶有褒義的成語,顯示了人們對虎的喜愛。但虎畢竟是一種猛獸,人們又恐懼它的凶殘。“虎狼之心”“虎視眈眈”這些成語,道出了虎要吃人的本質。

虎字成語中有很多源遠流長、內蘊典故。比如“三人成虎”語出《戰國策》,比喻謠言傳播多次必然迷惑公眾;“暴虎馮河”語出《詩經》,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後用來形容有勇無謀、莽撞行事。虎字成語中,更多的非常口語化。比如稱讚小孩子長得憨厚健壯,常用“虎頭虎腦”來比喻;評價一項工作有始無終,愛用“虎頭蛇尾”來形容;諷刺仗勢欺人的流氓行徑,“狐假虎威”最是一針見血。

隨著語言的發展,當代社會有一部分虎字成語用得少了。比如“虎兕出柙”這個成語,語出《論語》:“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意思是說,老虎犀牛逃出了柵欄,龜甲和玉石在匣盒中毀壞,這不是管理者失職嗎?但是由於生僻,這個成語鮮有人用。類似的成語還有“虎筮虱卜”“虎圈嗇夫”“虎尾春冰”等。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