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為什麼要守歲,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除夕為什麼要守歲,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守歲是我們中華民族春節過年的一個重要習俗,就是在除夕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那麼,除夕為什麼要守歲呢?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守歲怎麼來的故事: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做「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而且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因此古代的時候人們都會談「年」色變。但是平時「年」是散居在深山密林中的,知道春節的時候他們會趁著人們在慶祝豐收的時候出來竄到人群之後在吃人,然後在雞鳴破曉的時候返回山林中去了。後來人們算準了「年」出來肆虐的日期,於是人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後來人們每到這一天晚上就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不知道自己家會不會受到「年」的禍害,因此人們就會把年夜飯置辦的非常豐盛,當做自己家最後的晚餐。吃過飯的人為了防止自己熟睡之後被「年」偷偷吃掉而無法逃命,就誰也不敢睡覺。這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守歲的習俗。

還要一種說法就是:相傳古代的時候,每逢春節瘟神就會出來侵害百姓。後來百姓發現,瘟神害怕燈光、火光,因此他們就在除夕夜通宵點燃燈光、旺火、放鞭炮,把瘟神去驅走,在新的一年不再禍害他們。

除夕守歲這個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是我們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除夕為什麼要守歲?不僅是對新年的祈禱,更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