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群培個人資料,金馬獎影帝洛桑群培,洛桑群培圖片

洛桑群培個人資料,金馬獎影帝洛桑群培,洛桑群培圖片

洛桑群培個人資料,金馬獎影帝洛桑群培,洛桑群培圖片

洛桑群培,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曲松縣,198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獲得獎項

電影《天浴》中成功塑造了「老金」這一人物形象,榮獲亞太45屆影展及35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話劇《尋跡唐古拉》中的出色表演獲得2000年文化部頒發的文化獎最佳男主角。

以飾演陳沖執導的首部電影《天浴》中的老金一角,而獲得台灣金馬影帝稱號的藏族話劇演員洛桑群培,近年來片約不斷,他先後在電視連續劇《拉薩往事》,電影電視《熱巴》、《江孜之戰》、《喜馬拉雅王子》等片子中飾演重要角色。2009年3月,洛桑群培又參演了著名導演楊韜執導的20集電視連續劇《格達活佛》,在劇中他扮演的藏族土司夏克刀登是一位人物性格複雜、個性鮮明的康巴漢子。 

1998年擊敗梁朝偉、黎明、黃秋生大爆冷門奪下第35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洛桑群培圖片

成長經歷

1、上學的日子·全是歡笑

對洛桑群培而言,4年的學校生活實在是太美好了,「為了對舞台表演有幫助,我們經常到校外去看電影,看電影要坐車去,5分錢一張票,太貴了!於是我們每次就提前跑過去,記得有一次,看片子回來的路上突然下起大雨,我們要趕回學校啊!於是同學們都脫下鞋子,夾在腋下,光著腳丫往回跑,當時就聽著周圍一大堆同學踩水發出『呱呱呱』的聲音。當年,影院播出的電影都是蘇聯片,全是原聲,底下是中文字幕,可我們開始認識的漢語太少,所以每看一次電影,同學們都能睡倒一大片。記得有一部片子叫《望鄉》,那部影片是日本拍攝的,我們當時就糊塗了,哎?外國人怎麼開口說的是漢語啊?後來回到學校,老師還專門帶我們到上海譯製片廠去學習,還記得當時播的電影是《陰謀與愛情》,老師說,聽不懂吧?那咱們接下來,就是外國人說中國話了啊!於是老師就在那裡配音,然後為我們重新播放,同學們當時都特激動,哎?怎麼這麼好玩啊?原來這叫做配音。」

在上海學習和生活,與內地的孩子們相比,藏族孩子們很能吃苦,但生活習慣上的不同有時還會引出很多樂趣「那時我們一個月發半斤的白糖和半塊肥皂,當時全國的物資都緊張!白糖對我們太重要了,由於喝不習慣那裡的水,於是我們就兌糖水喝,那邊也沒有酥油茶,我們就想喝,這怎麼辦?有一次我們逛街,看到有賣黃油的,同學就肯定地說,那就是酥油,沒錯沒錯!快打酥油喝,我們買了黃油,回去做了個酥油桶,酥油茶還要加茶葉!這怎麼辦?那我們就買綠茶,然後幾個人激動地在筒裡搗啊搗啊!怎麼打也溶不進去,我們就納悶,怎麼回事啊?怎麼不溶啊?後來才知道,原來黃油跟酥油是不一樣的,那不能浪費啊,於是我們堅持喝下去,別說,還真有那麼一點味道。81年底82年初,我們去北京演出《松贊干布》,當時我們帶了裝青稞用的塑料桶,也帶了酥油、茶葉還有鹽巴,裝在一起,大夥兒都挺高興!弄酥油茶喝吧!沒有想到北京的開水太熱了、太燙了,我們當時哪知道內地與西藏水的沸點是不一樣的啊,暖瓶裡的水倒啊倒啊倒出來,搖著搖著, 塑料桶就變形了,哎呦!整個酥油都往外噴,流了一地。」洛桑群培講到這裡哈哈大笑起來。

2、鮮嫩幼苗·青春怒放

1977年5月至1981年5月,洛桑群培從對漢語一竅不通到完整交流,從懷揣夢想到插上翅膀,從昔日含苞花蕾到如今青春怒放,而上戲,帶給他的是向夢想前進的動力和機遇。李瑞生曾經感慨道:「藏族班的學生都十分可愛,感情淳樸,你愛他一分,他能報還你十分,如果他知道你是真的是為他們好,即使他做錯了事,你的批評再嚴厲,他也不會惱怒,還會乖乖地聽你的話,這叫做以心換心。」

畢業公演的戲目中,有一台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當時是1981年4月,用藏語演出莎士比亞的名劇,在國內外尚屬首創,「1980年10月到1981年3月,我們為這台戲排練了5個月,當時,多布吉扮演羅密歐,德央扮演朱麗葉,有專門的老師給我們講解包括莎士比亞創作這部作品的所有經歷,儘管我們在語言上仍有困難,但還是專心聽老師的話,課餘我們還讀巴爾扎克和莫裡哀的作品,而這台劇目是文革後第一台代表西藏文化的神話劇」。很快,他們帶著莎翁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和藏族神話故事劇《傑賽達森》於1981年5月17日赴北京匯報演出,並參加慶祝西藏和平解放協議簽定30週年活動,藏族班學生們坐著火車去首都,第一次踏到北京的土地上,他們到北京天安門瞻仰毛主席,接下來還遊覽了長城、故宮、北京動物園。

1981年5月29日,《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政協禮堂舉行首場演出。首場演出開幕前,藏族班學生代表作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發言「在4年的學習期間,老師把我們當作自己親生兒女一樣愛護我們……我們終於從一個無知的孩子,成長為文藝工作者,4年來,我們始終生活在黨的民族政策的陽光下……」。

1981年6月14日晚,第3屆藏族表演班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演出,並受到了鄧穎超鄧媽媽的接見,洛桑群培表示,至今仍保留著那張全體演員與鄧媽媽的合影。中場休息時,鄧媽媽特意和演員們見面,「你們演得很好。這是一個新事物,是開在西藏高原上的一朵絢麗的鮮花……知道了你們的學習成績是很好的,我很高興。」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黃佐臨曾在《光明日報》上發表過一篇劇評《青春怒放》:藏族班的演出之所以充滿了青春的魅力,是因為他們把'青春怒放'作為全劇的貫穿動作……青春不是待放、不是欲放,而是怒放!

3、父愛點滴伴心間

洛桑群培曾在電影《喜瑪拉雅王子》中扮演老國王樨坤贊布,「我在影片中出演老國王,那是一個已經死去的角色,由於是演靈魂,所以經常在晚上拍攝夜戲,我的角色有大量的台詞,而胡雪樺是位觀察敏銳的導演,她為了我們演員能夠入戲,能夠體會劇情人物的內心世界,還特別讓我們將自己扮演的角色的故事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記者看到,洛桑群培當時這樣描述自己—— 我父親洛桑達傑是甲波王國的國王……在這種愛和恨的選擇之中,我選擇了後者,把自己兄弟置於死地……我死不瞑目,在人間與地獄間來回遊蕩,等待兒子來復仇……甲波王國的國王在影片中並沒有出現,當記者問到這姓名的由來時,洛桑群培笑了笑「是生活中我父親的真實姓名」,記者感到,已經離世的父親對於洛桑群培的記憶,已經不僅僅通過隻言片語來表達。在他的印象中,父親為人憨厚、辛勞一生,是他一生的好榜樣。

4、想家·念家·西藏是我家

記者看到了連續劇《八瓣格桑花》,這是一部以「回家」為主題的作品,劇中昔日草原部落頭人洛桑丹增在異國他鄉輾轉奮鬥多年,僑居在和自己故鄉山水相連的友好鄰國尼泊爾,日益年邁的他時時都在思念自己的故鄉以及生活在故鄉的親人。洛桑群培突然拿出當日的報紙,「我剛才還在看你們報紙上關於北京奧運的新聞報道,咱們這裡現在建設得多好!」。

洛桑群培小時候,有過落江被「兵菩薩」救起的經歷,他曾經夢想當一名軍人,「很遺憾我的理想沒有實現,但我的兒子選擇了光榮的警察事業,目前他在警校學習,這讓我感到無比自豪。」談及今年拍片計劃,洛桑群培表示,拍出更好的影視作品,對他就是最大的收穫。

個人作品

電影《天浴》飾 老金

電影《喜瑪拉雅王子》飾 贊普王 

電影《格達活佛》飾 藏族土司夏克刀登

電影《拉薩往事》飾 本分的「鄉巴佬」

電視劇《文成公主》飾 俄梅勒贊

電影《熱巴》

電影《江孜之戰》

電視劇《西藏風雲》

話劇《哀樂夢》等;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