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凱個人資料,劉德凱老婆,劉德凱 劉雪華,劉德凱圖片

劉德凱個人資料,劉德凱老婆,劉德凱 劉雪華,劉德凱圖片

劉德凱個人資料,劉德凱老婆,劉德凱 劉雪華,劉德凱圖片

中文名:劉德凱

外文名:Roy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台灣

出生日期:1953年9月16日

星座:處女座

身高:180cm

職業:影視演員

畢業院校: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院

代表作品:千秋英烈傳

劉德凱圖片

劉德凱資料

劉德凱,出生於台灣,祖籍山東諸城,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院(現世新大學),精通普通話、閩南語、英語,曾經當過攝影記者、場記、副導演、演員、編劇、製作人、導演。

劉德凱的老婆

第一次婚姻:感受到了「職業傷害」

第一次婚姻讓劉德凱有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最大的已經28歲,但三個孩子從十幾歲就跟著媽媽在美國生活。回憶起第一段婚姻,劉德凱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在孩子們最需要父親的時候,他卻缺席了。

當時的劉德凱常常面臨瘋狂趕戲的狀況,最誇張的時候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所以幾乎沒有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女兒直到一歲多都不認識這個爸爸,「有一次為了拍《倚天屠龍記》,第二天要趕戲,晚上回家頭套就沒有脫,結果就把女兒嚇哭了。當時我很渴望和孩子在一起,但是拍戲就是這樣,一趕起來,幾乎就沒有自己的時間了。」劉德凱說。

劉德凱記得那時候兩個兒子最渴望的事,就是週末爸爸可以開車帶他們去海邊玩。但是與兒子們的這個「預約」,竟然一約就是三四年。後來他們大了,自己會找理由安慰自己:「沒辦法,爸爸要拍戲,沒有時間。」不要說休假日,孩子們平時要見見他都很難,一來因為戲一拍起來,完全停不下來;二來,一個明星老爸,難免會給孩子們的學校生活帶來麻煩。「那時候只能這樣,我從片場偷跑出來兩個小時,然後悄悄地給他們打電話,『哎,你爸現在就在學校前面兩條馬路再右拐的店門口,趕快出來』,就這樣趁課間帶他們去吃一個冰淇淋。」說到這些,劉德凱笑得有些苦澀。

「缺席」的時間太多,孩子們慢慢對他也少了依賴,家長會之類,他們寧可媽媽去,也不要爸爸去。女兒長大了交男朋友,老爸也沒有機會參與意見……這些事情現在回憶起來,劉德凱還是覺得十分遺憾:「他們最重要的成長階段,我沒有參與,這也許就是演員這個行當的職業傷害吧。如今他們都大了,我更不可能突然介入他們的生活指手畫腳,不過好在現在和他們已經成為朋友,他們自己有甄別是非的能力,我也不用當什麼參謀。」

七年之戀:「雙劉戀」,無言的結局

劉德凱的第一次婚姻諸多遺憾,最終以離婚收場。之後便是與瓊瑤劇女星劉雪華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情。兩人當年對戀情非常高調,這對郎才女貌的「神仙眷侶」也的確曾經羨煞不少圈內外人士。但是,七年的戀情,最終卻因為劉德凱遠赴法國拍攝瓊瑤《一簾幽夢》後分手。沒有人知道期間兩人發生了什麼,只知道劉德凱回來不久後,便宣佈與在法國認識的安琪熱戀,很快便與小他20歲的安琪結婚。

而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情變,「雙劉」都沒有說過什麼,但是直到多年後的今天,劉雪華在面對媒體有關劉德凱的問題時,只有冷冷的一句:「我們沒有再聯繫,也沒有可能再一起合作拍戲。」但劉德凱似乎並不介懷,曾明確表示過,分手後也會照顧她,直到她找到自己的幸福。

第二次婚姻:仍以離婚告終

也許感情的事情,局外人永遠無法真正瞭解當事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也無法橫加指責。但對於當初的那次情變,劉德凱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承受過不小的輿論壓力。不管誰對誰錯,時間永遠是最大的贏家,十年之後,他和安琪的婚姻也以離婚收場,年過五旬的劉德凱如今單身一人。

去年,台灣媒體曝出劉德凱聽說法國前妻安琪要再婚後,滿心祝福:「我很高興她能找到一個新對象,重點是,那個人對我兒子很好(劉德凱和安琪生的混血兒Kevin今年7歲了,從來沒離開法國。每過幾個月,劉德凱都會和兒子相聚一次,以彌補心頭之憾。)。」

感悟家比婚姻更寶貴

如果當年劉德凱所謂的「職業傷害」影響的是孩子們和自己的婚姻,如今則是給他自己的生活帶來更多隱痛,尤其最近一次到美國看望老友全家的經歷,更是讓年過五旬的他感慨良多:「最近去美國看望一個三十年的老朋友,大學同學。一家人喜氣洋洋招待我,翻出全家的相冊來一張張地講給我聽,我真的非常羨慕。羨慕他們有這麼多的回憶,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而我的家庭生活,幾乎是一張白紙。」

聽劉德凱這麼說,那麼是否打算再一次走進婚姻?對此,他的看法是,婚姻是對手戲,但無法掌控的事情太多,因此無法執著,也不必執著:「我現在對婚姻已經沒有太緊迫的感覺。」但是,對感情並未完全心死,而是更看重順其自然:「可能我比較隨性吧,對愛或者說婚姻,不主動追求,但也不拒絕,順其自然。其實婚姻只是人生的一個部分,反而覺得家更寶貴。」

個人經歷

劉德凱出生於1953年9月16日,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院,祖籍山東諸城,祖父闖關東到了吉林,後又輾轉到了北京,死後也葬在北京。劉德凱的母親是北京人,他從小就聽母親講老北京的故事,講北京的風味小吃,喜歡喝豆汁,吃炸醬麵。當年,他的父母隨國民黨軍隊一退再退,退到了台灣。按台灣人的說法,劉德凱是「外省第二代」。

劉德凱出生在台灣高雄一個美麗的海邊,對海有一種親切感,孩提的記憶常伴隨著淡淡的大海味道。劉德凱出身影劇世家,父母也希望這個小兒子將來能夠接他們的班,從事藝術。但是他那時的夢想是當記者,既可以四處遊歷又能夠關懷社會,於是他選擇了新聞專業,大學畢業後做了記者。可是在70年代的台灣,記者還沒有抨擊時弊的自由,劉德凱感到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兩年後,他離開了記者隊伍,開始逃避現實,先搞攝影、拍劇照,然後當「燈爺」,干場記。過了四、五年,他去演戲。逃避了現實,卻沒有逃脫掉「子承父業」的命運。大陸觀眾一般都認為劉德凱是演瓊瑤戲起家的,其實他最早與古龍合作,主演了《楚留香》、《陸小鳳》等4部影視作品,以及金庸的《倚天屠龍記》等。古龍去世後,他才去拍了一些時裝戲。

劉德凱:這幾年沒愛情

當導演得外號「鴨子」

《愛無悔》是一部女性悲情勵志之作,昨晚在南京新聞綜合頻道開播。講述的是清末民初江南名店「高家餅屋」商海浮沉的傳奇故事。一號女主角高明月由高圓圓擔綱,這也是因電影《青紅》戛納獲獎而走入國際視野的高圓圓三年來的首部電視劇。劉德凱飾演高圓圓的父親。在劇中,高圓圓的哭戲很多,隔兩天就要哭一次。為此,還跟圓圓聊過,「千萬不要為了哭而哭,我當導演就這麼跟演員說,只要你在情緒裡,哭不哭出來都不重要。當你的情緒真正一發而不可收拾時,淚水一定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至於什麼時候拍戲什麼時候當導演,劉德凱說自己不會刻意安排,「一般我是會碰到那種這部戲不讓我當導演,我就會很痛苦的情況我才會去導。」自打劉德凱當了導演後卻有了不怎麼好聽的外號「鴨子」,劉德凱解釋說,「你們看鴨子浮在水面上很輕鬆自在,但是它的腳在水下面卻不輕鬆,就像我,其實沒有表面上看的那麼輕鬆,也有壓力也很累的。」

瓊瑤的愛情很美好

很多人很疑惑瓊瑤對台詞很嚴格,一個字都不許改,不許演員自己發揮。曾經一度與瓊瑤合作的劉德凱說自己一開始也不理解,像什麼「你是我心中永遠的痛」之類的,連劉德凱也覺得真的很難說出口,但是劉德凱說後來瓊瑤告訴了他一件事,讓他理解了瓊瑤,那是瓊瑤真實的愛情故事,「有一次瓊瑤和老公鬧彆扭,便想去日本散心,說走就走了。當瓊瑤到了日本下了飛機,發現她的先生已經抱著一束花在等她了。兩人的不愉快就煙消雲散了。原來是她的先生很著急,查遍了所有的旅行社才查到的。」現實中的瓊瑤就擁有這麼幸福的愛情,所以她寫出來的愛情那麼唯美自然就不難理解了。劉德凱還大誇瓊瑤是神奇和用功的導演。「她對電視劇的那份關注比任何人都多,她還看外國的作品,到自己創作時又回歸到自己的特色上。」

對費雲帆也很陌生

有過幾次婚姻經歷的劉德凱年過五旬,至今仍是單身一人,瓊瑤的愛情觀有沒有影響到劉德凱呢?劉德凱沉吟了半天說沒有,「我覺得愛情分為各個階段,當我誠實地面對自己時,每個階段的愛情都不一樣。」「那你現在對愛情是什麼樣子的?」有記者追問,「我也不知道啊,因為最近一直沒有愛情發生在我身上啊。」劉德凱哈哈大笑,然後又很認真說:「其實我是一個追逐愛情的人。」對於自己塑造過的經典角色「費雲帆」,劉德凱居然說自己對「費雲帆」也很陌生,「《一簾幽夢》是大家認識我的第一部戲,這麼多年來,我也出演了其他很多電視劇,但是都沒有這個角色出色,我覺得很慚愧,也需要反省。其實費雲帆這個男人我也很陌生,這麼多年我也把他當成我的偶像,學習他對待愛情的看法。」

古龍就是楚留香

最近劉德凱正在橫店和鄭少秋一起拍《書劍恩仇錄》,他倆一個是香港版的楚留香,一個是台灣版的楚留香,兩人一起合作,自然要回憶一下古龍。劉德凱和古龍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在49歲去世,其實我覺得他就是楚留香。」在劉德凱的眼中,古龍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他一般是10點多鐘起床看書,中午喝酒,晚上十點多以後開始寫作,而他的身邊一定要有朋友。他對於朋友的那種熱情,就像是一個小孩一樣。他是一個大俠,真正的大俠。」

影響評價

劉德凱,這個瓊瑤劇中完美得幾近無瑕疵的魅力男人直到今天仍電力十足,要知道如今他已年過半百,可目光依舊炯炯有神,聲音依舊沉穩性感,是一個從骨子裡散發暗香的男人。從對他有記憶開始,他就飾演中年男子,不說豪門巨賈,也是上流社會,屬於讓女孩子可依靠的肩膀,越是年長,越能發現劉德凱的魅力所在,以往瓊瑤劇中的深情形象猶在,在《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中對民族英雄的出色演繹,又得到了一片好評。對角色變換的把握上顯示了他在影視表演上更精深的造詣。

風格:不見得奶油小生就不是實力派

從瓊瑤的戲開始「起家」,劉德凱也許終究逃離不了 「奶油小生」的命運。仔細琢磨,從《海鷗飛處彩雲飛》到《新月格格》,再到後來的《一簾幽夢》,他扮演的角色並不「膩」,劉德凱卻從中積攢了一套對「奶油小生」的特殊心得:「說我的角色藝術也好、商業也罷,這對於我而言都是沒有差別的。我要做到的是演奶油小生像奶油小生,演軍人像軍人的程度,這些都是角色需要,這樣才是差異性,假如有人對我說,我已經從奶油轉成非奶油的形象,我就會覺得這是我的悲哀,因為應該還能勝任才對。」

藝術創作:我更鍾情於內地的氛圍

劉德凱認為內地的藝術創作氛圍很濃厚,他說在內地你隨便碰到一個人都會對歷史和對歷史人物有一定的理解,這一點比台灣和港台要深厚,所以台灣很少拍正劇。《孝莊秘史》拍完以後在台灣引起一個話題,就是台灣為什麼不拍一些正劇,其實是因為台灣已經很久沒拍正劇了,包括當初拍《京城四少》的時候都沒辦法拍外景。所以劉德凱說,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更鍾情於內地的創作氛圍。

選擇:導演、表演力求兼收並蓄

劉德凱不僅是個很柔情的「屏幕」殺手,在圈內還是個名氣不小的導演。談及這兩種角色,劉德凱說:「兩個職業我都很喜歡,不分伯仲,所以才會一塊做,雖然是兩個職業,但角度完全不一樣,所以相互之間的影響很小。」說到這,他還打了一個比方:「就好像有一條河,你有時候會從河的左岸看右岸,有時候從右岸看左岸,」。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