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蓉 鞏漢林,鞏漢林老婆,鞏漢林個人資料

趙麗蓉 鞏漢林,鞏漢林老婆,鞏漢林個人資料

趙麗蓉 鞏漢林,鞏漢林老婆,鞏漢林個人資料

中文名:鞏漢林

國籍:中國

民族:漢

祖籍:河南

出生地:瀋陽

出生日期:1957.10.20

生肖:雞

星座:天秤座

血型:A型

身高:175cm

體重:58kg

妻子:金珠

兒子:鞏天闊

師傅:唐傑忠

義母:趙麗蓉

身份:鞏漢林是我國著名的喜劇表演藝術家,全國政協委員

學歷:大學

職業:相聲演員

職稱:國家一級演員

政治面貌:中國民進會員

社會職務:遼寧省瀋陽市青年聯合會委員,遼寧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理事

畢業院校:瀋陽師範學院

工作單位:中國廣播藝術團

公司:欣宇明星經紀公司

經紀公司:夢影明星經紀國際傳媒集團

代表作品:東北一家人,八哥正傳,打工奇遇,裝修

主要成就:1992年全國曲藝小品大獎賽一等獎

1995-97年央視春晚小品一等獎

第4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貓獎

鞏漢林圖片

鞏漢林資料

鞏漢林1957年10月20日生於瀋陽,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瀋陽師範大學),1979年調入瀋陽曲藝團,從事相聲及小品創作演出,是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唐傑忠先生的弟子。1986年開始從事喜劇小品創作及表演至今。鞏漢林出生在一個演藝世家,父母是河南梆子演員。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曾經多年與著名表演藝術家趙麗蓉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合作,深得觀眾的喜愛。妻子是演員金珠。

家庭生活

鞏漢林和金珠結婚已經20多年了,他們的婚姻生活保持著難得的平靜。

鞏漢林認識金珠時,兩個人同在一個話劇團學習。金珠性格外向,鞏漢林性格內向,金珠第一眼看見鞏漢林長得眉清目秀,雖然偏瘦,但算得上是個帥小伙,於是對他有了好感。可是,怎樣捅破這層紙,讓鞏漢林也對自己有好感呢?

金珠發現鞏漢林業餘喜歡練字,金珠於是「愛起練字」來,很虛心認真地去向鞏漢林學練字。於是,日久生情,兩個人相愛了。

剛結婚的時候,他們住在瀋陽曲藝團分的一間小房子裡,那間房子只有9平方米,沒有窗戶,冬天屋裡屋外差不多一樣冷。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但鞏漢林自有他的樂觀主義精神。他在牆上貼了一張紙當窗戶,他還經常買回些鮮花,只要在家就不閒著,經常讓家裡有點新變化。

鞏漢林做事特認真,因為他比金珠名氣大,是團裡的台柱子,他就成了金珠的業務教練。如果金珠在排練時想馬虎過關,鞏漢林會當著許多人的面對她一通狂吼,這難免會影響夫妻感情。後來,他們達成協議,工作上的事絕不帶回家。

鞏漢林喜歡做菜。沒有演出的時候,他會在家裡擺開陣勢,把廚房搞成鍋碗瓢盆交響曲,極是熱鬧。每次去飯店碰上新菜,他會向廚師請教這個菜的做法,回到家裡勤學苦練。一旦做好,他自己一邊美滋滋地品嚐,一邊會說:「唉呀,沒有辦法,就是做得好,都能趕上酒店的廚師水平了。」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

綜述

20多年風風雨雨的相互扶持,用鞏漢林的話說:他和金珠已經形成一種只有他們才能懂的「夫妻氣場」,只有他們才能懂的心靈交流密碼。

與趙麗蓉

1991年

歡笑成就了鞏漢林,更成就了他與合作夥伴、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趙麗蓉之間的母子情緣。

1991年「七一」之前,中央電視台《擁抱太陽》的晚會中,一個叫做《母親的心》的小品是為趙麗蓉量身打造的節目,但劇情裡有一個「兒子」,而這個兒子得會說唐山話。

當時,小品作者遲林向節目組推薦說,遼寧有一個說唐山話的,曾和趙本山一塊演出過。於是,鞏漢林第一次進了央視劇組,第一次見趙麗蓉,他覺得對方是個大藝術家,自己顯得很拘謹。不過,趙麗蓉見到他第一句話就是一句唐山話:「你就是兒子吧。」當時鞏漢林傻了,他想趙老師怎麼管自己叫兒子?他很快反應過來,自己在戲裡演她的兒子。不過,趙麗蓉不讓他叫「趙老師」,叫媽。從此以後,鞏漢林就一直管趙麗蓉叫「趙媽」。鞏漢林說,趙媽給人的印象就是我們家的鄰居,沒有距離感。

鞏漢林說:「趙老師去世以後,有人找了一些外貌像她的人,想和我搭檔演小品,但『像』和『是』是有區別的。趙老師只有一個,她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99年

鞏漢林跟趙麗蓉合作的最後一個節目就是1999年演的《老將出馬》。離春節晚會直播只有四五天時,突然導演跟他說,趙麗蓉咳血了。鞏漢林一聽當時腦袋就大了,他說必須讓趙老師休息,春節晚會不上也得休息。他對趙麗蓉說,咱今天不能綵排,您必須去檢查身體。那時候,大家都不知道她已經患了肺癌。在她去醫院的當天晚上,鞏漢林和金珠到了她家裡,當時看胸透的片子發現肺部有一塊陰影。

於是,大家合計希望讓趙麗蓉演完春節晚會之後再說。第二天開始,趙麗蓉拿了一包沒任何包裝的藥,紙袋裡裝的是藥粉。大家都知道,給癌症病人吃的藥,怕病人看見,一般都撕掉包裝。她家裡人給鞏漢林打電話:「漢林別忘了,給媽沖這藥喝。」

鞏漢林說,自己從來沒跟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劇組的工作人員發生過爭執,但是那一年他真的急了。他說:「你們能不心疼趙媽,你們不要光想著趙老師是一個演員,她是一個老人,你們能不能給我們一個環境讓趙老師休息一下,或者是讓趙老師晚來。」經過幾次交涉,劇組終於同意了。由於認識的人太多,到處都是找她簽名照相的,沒有辦法,她休息的地方總是經常更換。先是在清潔工大媽的休息室,後來在大廳裡的一個專門給演員美容美發的髮廊,最後換成了錄音間旁邊的一個鍋爐房。在這裡,鞏漢林在鍋爐旁邊放一把椅子,讓趙媽休息。

2000年

2000年7月17日,鞏漢林在興城參加一個活動。這次臨走前,鞏漢林還去看了趙麗蓉,因為那時,她已不時處於昏迷狀態,清醒的時候也只能睜眼看看。鞏漢林說:「媽,你好好休息,我回來之後來看你。」可是17日那天早上七點,鞏漢林就得知了趙麗蓉病逝的噩訊,他只得急忙跟組委會請假,說自己家出了件大事兒,當時不敢說出真情,因為媒體誰都不知道,有關趙老師的病。經過協商之後,原定壓軸演出的鞏漢林被安排到第二個。鞏漢林說:「我在舞台上演出,一般都是很機靈,反應很快,很少出錯,即使錯觀眾也看不出來。恰恰在那天,我在演出的時候,幾乎語無倫次,不知道要說什麼。金珠提醒之後,我才知道這是在演出。之後,我用了七個小時趕到趙老師家,一進那院子,我的心就涼了,當時趙老師的三個兒子抱著我痛哭,說:『漢林,咱媽走了,咱媽走了』,那時候我不知道用什麼話安慰對方。」

趙麗蓉有個特點,就是認真。有一次演出,晚上七點鐘開演,老人家四點鐘就把妝化好了。當時金珠還勸她:「趙媽您這麼大歲數,還早著呢,您睡一覺。」趙麗蓉說,頭髮做好了,就不能動。她還說,跟舞台和觀眾打了一輩子交道,她最知道不能傷了觀眾的心。她常常教導鞏漢林,不管出多大名,都要退著點,往後縮著點。跟其他明星一樣,趙麗蓉出門有時也戴個眼鏡,戴上帽子,她解釋說,這不是讓自己跟觀眾拉開距離,而是怕給人家造成不方便。在創作小品《打工奇遇》的時候,為了讓表演更加真實,劇組提議請趙麗蓉到仿膳吃一頓,而被她婉言謝絕。鞏漢林說,老人家會過日子,她從來不鋪張浪費。有的時候我們年輕人吃個盒飯,發牢騷說盒飯不好吃,想扔掉。趙媽就說:「別扔,別扔,這都是錢啊。」

個人生活

鞏漢林的父母是河南梆子演員。他形容小時候跟著父母走南闖北的生活對他影響極大。「那時候,在舞台上看到演員如此投入,觀眾如此癡迷,有時候甚達到至萬人空巷的情景,就想,藝術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有那麼大的魔力,可以使人為它如癡如醉呢?」

對藝術的愛好,或許就是在那時漸漸植入鞏漢林的心中。

大學生活

但是讀大學時,他卻考上了哲學系。哲學系的學生都很嚴肅,喜歡思考形而上的問題。大學念了好幾年,鞏漢林發現自己的興趣不在哲學上,他還是更喜歡表演,喜歡那種「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的感覺。不過學哲學讓他變得對事情喜歡拷問本質,「我知道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人生的浮眼煙雲,這在以後一直影響著我的性格,我拒絕很多浮躁的東西,時常提醒自己保持內心的寧靜,這也許便是哲學的影響吧。」

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後,鞏漢林去了家鄉的曲藝團。在論資排輩的年代,他的一些做法,常常得到的是「處處喜歡逞能」的評價。團裡做什麼論文總結,老演員們費了半天勁才寫一篇,他一個晚上就能寫兩篇,並且寫得極好;團裡開總結會時,領導號召大家提意見,別人提意見都是「雖然……但是……」的句式,談一些不著邊際的好話,但鞏漢林直言不諱,說得別人很是下不了台,久而久之,便得罪了不少人。

漸漸地,鞏漢林開始感覺孤獨,「我不知道我在哪裡做錯了什麼,我本能地感覺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我為什麼顯得和這個環境格格不入呢?」也是從那時,哲學系畢業的鞏漢林,更能發揮他的長處而從現實生活的表面看到生活荒誕,喜劇的一面。他感到生活有時就像輕喜劇,人們經常貌似莊嚴地活著。

正因如此,多年後,鞏漢林和趙麗蓉演的一些輕喜劇般的諷刺小品廣受大眾歡迎。因為這些小品,揭開了生活中荒誕的一面,它們大多以嘲諷的手法,對荒誕生活的一面以提示,或者正是當年對這樣的生活有體會,鞏漢林才能夠更深地體會其中的幽默吧。

春節聯歡晚會

自從1992年闖進春節聯歡晚會,1995年在春晚上演出《如此包裝》之後,鞏漢林參演的小品連續3年榮獲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全國觀眾最喜愛的節目小品類一等獎。他的名字,也因此為觀眾所熟知。

雖然聲名如日中天,但鞏漢林依然保持著自己的謙遜作風。許多年青的藝人喜歡要大牌,但鞏漢林為人低調,許多和他接觸過的人,都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他待人細心,很會體貼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個人。他的生活態度是做人比演藝更重要。因為人生是一門大學問,許多藝人演戲極好,但在做人上卻欠缺一些功力,於是便影響著他們成為大藝人。

個人經歷

喜劇小品創作及表演

1988年鞏漢林拜師唐傑忠,唐傑忠鼓勵其到北京發展。後來鞏漢林逐漸向小品、電影電視方向發展,唐傑忠先生並沒阻攔,反而加以點撥和鼓勵。

他的喜劇小品創作及表演開始於1986年。

1990年後專攻喜劇小品的創作及表演。其作品《街頭奇遇》、《拍電視》分別獲得了1992年全國曲藝小品大獎賽一等獎和1994年全國曲藝節「牡丹獎」。他連續參加了十一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在此期間,他與趙麗蓉合作表演了5部小品,其中的喜劇小品《如此包裝》、《打工奇遇》、《鞋釘》(與黃宏合作)和《功夫令》連續獲得了最受觀眾喜愛的小品節目一等獎。

電影電視劇的創作

1990年涉足電影、電視劇的創作。在八部電影中擔剛男主角。《真假幽默大師》、《婚外戀 奇遇記》、《喬遷之喜》、《火狐》等。其中影片《火狐》在一九九四年分別獲得了第四十四界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和法國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熊貓獎」。由他擔剛男主角的電視連續劇有十部。其代表作有《而立之年》、《七品芝麻官》、《江南情話》和《侯大官》。其中《而立之年》獲得了全國電視藝委會頒發的優秀喜劇電視劇獎。最近他參與創作、表演的電視情景喜劇《東北一家人》,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

他還在話劇《離婚了,就別在來找我》和《大院》中與妻子金珠合作,擔任男主角。他出訪了歐、美及東南亞十幾個國家,他的表演受到了華人華僑們的熱烈歡迎。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