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羅蘭,羅蘭個人資料,羅蘭鬼片

演員羅蘭,羅蘭個人資料,羅蘭鬼片

羅蘭個人資料

姓名:羅蘭

別名暱稱:盧燕英(原名)

性別:女

現居地:中國香港

出生年份:1934年11月13日

星座:天蠍座

宗教:天主教

職業:演員

出道年代:上世紀五十年代

稱號:香港TVB「鬼後」

名位:TVB一線明星

羅蘭圖片

羅蘭,(Helena Law Lan,1934年11月13日—),原名盧燕英,香港女演員,曾獲得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女主角。於1950年涉足影壇,曾參與過百部電影的演出,長期以來都在電影中擔任了綠葉一職,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演藝生涯中,羅蘭以其精湛到出神入化的演技,演活了一干龍婆、女鬼、盲女、母親等奇異形象,被譽為香港的常青甘草演員。尤其是在70年代的鬼片風潮裡,她演的女鬼形象實在令人過目難忘。是香港著名的實力派演員,代表作品有《神雕俠侶》、《陰陽路系列》、《爆裂刑警》等。

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一個平凡的家庭裡有一位平凡的少女名叫盧燕英。小燕英不算特別漂亮,也不算特別聰明,但是為人誠厚,做事踏實,讀書也非常認真,可惜由於家境貧寒,中學未畢業就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之後好長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經常在街頭閒逛,偶爾也會和朋友一起,跑去片場看拍電影。後來去做了臨時演員。1960年,她的表演受到嶺光製片公司老闆黃卓漢的賞識,認為她很有成為超級大反派的潛質,於是簽了她作為正式演員,並為她取了一個藝名叫做羅蘭。從此開始了她的電影傳奇。

從業經歷

當時的香港影業正在邁向騰飛階段,中聯、新聯、華僑、光藝等大型電影製作公司陸續崛起,粵語片和國語片各擅勝場,全年產量達200部左右,電影成為香港民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興旺的市場需要大量的片源和演員,於是,在片場旁觀的盧燕英就和許多群眾演員一樣,經常給工作人員請去扮演一個兩個小角色。就算扮演一個只露一面完全沒台詞的過路人,片酬也有三元港幣之多(當時可以買三十個麵包或十碗雲吞麵);演一個會喊一句「小姐」的丫環則可以拿到十元錢,實在令小燕英開心不已。就這樣,盧燕英漸漸成為正式的臨時演員,每月參演三十多部電影,片酬逐步增加到二十元、五十元,不僅可以養家,也可以交學費供自己去學校讀書了。

本來打算「以演供學」,讀到中學畢業去做白領,但是盧燕英的臨時演員事業竟是出乎意料地順暢,由路人甲路人乙開始出演「表妹」「情婦」「探長太太」甚至男主角的女朋友。1960年,她的表演受到嶺光製片公司老闆黃卓漢的賞識,認為她很有成為超級大反派的潛質,於是簽了她作為正式演員,並為她取了一個藝名叫做羅蘭。取羅蘭這個名字並不是因為好聽,也不僅是想借借已退休的大明星羅蘭的光彩,用黃老闆的話說:「羅蘭這名字像個上海交際花,你演反派取這個名字最合適不過啦!」

盧燕英個性隨和,對這個不討好的標籤渾不在意,安心做起了大反派兼大配角羅蘭。之後的十年間,羅蘭演出了一百多部電影,與當紅大明星陳寶珠、蕭芳芳、嘉玲、南紅等均有大量合作,共同見證了六十年代香港粵語片橫掃天下的浪潮。七十年代國語片興起,羅蘭轉投小熒屏,先後在麗的電視和無線電視演出劇集,大都仍然是演配角。有趣的是,這位香港觀眾熟知的大反派到了電視劇裡卻經常扮演慈祥母親,其親切、樸實、用心良苦的形象和從前妖艷、陰險、花枝招展的形象一樣深入人心。她也以其中印混血的鮮明輪廓和嫻雅的氣質多次扮演西洋貴婦甚至英女皇,不過最擅長最不可替代的依然還是性格怪異的角色,在無線電視台屢拍不厭的金庸武俠劇中,裘千尺、譚婆、歸二娘等幾個著名的凶婆婆都當仁不讓地由她扮演。

時光進入八十年代,粵語片重新振興,演藝經驗豐富、戲路寬廣又極具專業精神的羅蘭再次成為大銀幕的搶手人選,繼續投入大反派兼大配角的生涯。這時候的她已經年近半百,從「妖女」全面升級為「妖婆」,演出了一系列盲婆婆、惡婆婆、垃圾婆、神經婆的角色,尤以《七月十四》、《七月十三之龍婆》系列中的龍婆角色最具震撼力。龍婆是一個香港民間常見的神婆形像,在影片中具有溝通陰陽的超能力,羅蘭將這個外表並未有特別之處的老太婆演繹得極其生動而傳神,大大增強了影片陰森恐怖的效果,不僅奪得了兩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且使這個角色在以後的香港鬼片中反覆出現,成為令人疑幻疑真的經典角色。此後,羅蘭繼續在受歡迎的鬼片《陰陽路》系列中常演常青,堪稱香港神鬼電影的中堅人物之一。

從影四十餘年,演出了大半輩子的反派和配角,或許影界、觀眾和羅蘭自己都以為她的演藝生涯就將沿著這樣的道路走進歷史,但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這位光彩特異的綠葉卻在五十七歲高齡之際以一個正面角色拿到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相信是羅蘭電影事業中最為傳奇的一個片段。1998年,羅蘭已經58週歲了,受葉偉信導演的邀請,在影片《爆裂刑警》中扮演一個患有癡呆症的老婆婆。這個角色的戲份不是很多,性格之怪異也與羅蘭以往扮演的角色有所雷同,但是羅蘭的演出細緻入微,使這位老婆婆的表現既突出又不搶戲,既令人敬畏又惹人愛憐,為這部刻劃人性溫情的影片添加不少分數。這部電影使男主角吳鎮宇獲得第六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也使羅蘭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雙料影后桂冠,當她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拿到影后獎座時,全場掌聲長久不歇,香港影人以此表達了對這位敬業樂業常年如一的影壇前輩由衷的敬佩。

銀幕下的羅蘭,至今未婚,作為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以弘揚教義、扶助眾生為人生樂事,經常參與慈善活動,也是圈中人尊敬愛戴的大姐。對於眾多新人關於演技的請教,羅蘭保持著一貫的謙遜:「其實資歷與演技無關,有些業餘比賽裡的演員演技好得驚人,叫人意外,都分不清專業與業餘的區別。」對於圈內圈外關於影后桂冠的讚譽,羅蘭更是淡然處之:「獎項並不重要,那是額外的賞賜;拍戲有金錢才可,所以錢才重要。」或許正是這份淡然的態度,使羅蘭在漫長星旅中始終寵辱不驚,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反而贏得了從未企望過的名和利。2005年香港電影月期間,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一百週年,香港舉行了「百年夢工場之最觸動你心靈的演員及電影」全民選舉,羅蘭贏得了「最佳綠葉獎」——這個獎真像是為她度身定造呢,在這個充滿競爭與傾軋的世界裡,告訴我們什麼叫做實至名歸。

羅蘭效力TVB34年捧金牌光榮退休

無線甘草演員羅蘭效力無線三十四年,今年一月八日約滿後決定不再續約,無線製作資源部副總監樂易玲八日親自約見羅蘭姐,除代表公司向她致送刻有「敬業不懈」四字的榮休金牌外,並和藝員科一班同事與羅蘭姐吃一頓中午飯,跟她開心道別。

今年七十歲的羅蘭姐說是她要求不續約,她說:「我是七一年加入TVB,一開始就做《歡樂今宵》,跟著拍《民間傳奇》,又拍劇集,一做就做了幾十年。」在旁的樂易玲便取笑她嫁了給無線,羅蘭即笑說:「是呀,真系同嫁人沒分別。不過自己年紀真是大,拍到最後一個劇集《老婆大人》,發覺愈來愈沒記性,終於服老,所以藝員科挽留了好多次,我都不敢再簽,現在得閒寧願客串電影玩玩,以及打打義工,去哄老人家開心。」 羅蘭又很自責地說:「以前姑姑(已過身的母親)說我成天就記著開工。現在我不做,都有同姑姑(遺像)講,我想她應該開心了。」

【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

上頁1234下頁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