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托弗·沃肯資料,克裡斯托弗·沃肯圖片,克裡斯托弗·沃肯電影

克裡斯托弗·沃肯資料,克裡斯托弗·沃肯圖片,克裡斯托弗·沃肯電影

克裡斯托弗·沃肯資料

中文名:克裡斯托弗·沃肯

性別:男

外文名:Christopher Walken

國籍:美國

出生地:美國紐約市皇后區

出生日期:1943年3月31日

星座:白羊座

身高:1.83 m

興趣:烹飪、繪畫

婚姻狀況:已婚

家人:親屬:哥哥(Glenn Walken),弟弟(Ken Walken)

職業:演員

代表作品:《獵鹿人》《終極賤靶》《少女大盜》

主要成就:第51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演藝生涯:1952年至今

克裡斯托弗·沃肯圖片

克裡斯托弗·沃肯,原名羅納德·沃肯Ronald Walken,出生於美國一個衛理公會派教徒家庭。父親Paul Walken是德國移民,母親Rosalie是蘇格蘭移民,倆人都是麵包師。在紐約皇后街區附近的Astoria地區,他們開有一家麵包店——Walken's Bakery。年輕時期的沃肯學業之餘就到家庭麵包店幫忙。他喜歡和一名對食品生意興趣甚濃的移民女孩Lidia Motika一起工作。成年後,Lidia Motika成為餐館經理和電視烹飪節目的主持人。他們的友誼持續至今。

個人經歷

在母親的影響下,克裡斯托弗·沃肯和他的兩個兄弟在50年代已是電視節目的兒童演員。十六歲那年,他首次登上百老匯舞台,在名導艾利亞·卡善的《JB》中擔任角色。後就讀於霍夫斯特拉大學英文系,但未畢業。在參演話劇和電影之前,克裡斯托弗·沃肯在音樂劇院接受舞蹈培訓。在電視的黃金時期,克裡斯托弗·沃肯最初以群眾演員的身份出現在連續劇和電視娛樂節目中。參與Martin and Lewis在音樂喜劇節目The Colgate Comedy Hour的綵排之後,克裡斯托弗·沃肯決定要作一名演員。1953年,他成為電視節目The Wonderful John Acton的解說員。在此期間,他被暱稱為「Ronnie Walken」。 從1963年起,沃肯投身於劇壇,並改成現在的藝名。他先後演出了《冬獅》、《玫瑰紋》等劇,獲得了戲劇評論獎最佳男演員稱號。1971年,沃肯第一次在影片《安德森的錄音帶》裡擔任配角,從此走上銀幕。這位演員身材細長,頭髮與眉毛均淡黃色,臉上透射一種寧謐的心境。所以,一開始專演文質彬彬的青年,如《下一站是格林威治村》裡的詩人。然而,在反戰電影《獵鹿人》(Deer Hunter)裡,他一反戲路,改飾一個被戰爭摧殘得喪失理智的精神分裂症者——尼克。尼克原是一個豪爽的鋼鐵工人,來到越南戰場上以後,被那裡的殘酷景象嚇壞了,精神完全崩潰,連美國也不願回,在西貢的賭場表演「俄羅斯輪盤賭」式自殺。這時沃肯表演的尼克,臉上沒有一點血色,只有麻木不仁的表情。由於出色的表演,沃肯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美國報刊稱沃肯飾演的尼克是「受戰爭創傷的美國青年一代的化身」。之後,這位得獎主還拍了《天堂之門》、《黑狐大行動》、《靈異殺機》等。90年代出演的有《黑道皇帝》、《致命浪漫》、《低俗小說》、《捕鼠記》、《斷頭谷》等風格各異的影片,沃肯扮演的配角個性十足,表演極富魅力,令人過目難忘。進入新世紀以來,他多在好萊塢喜劇大片中擔任角色,發揮幽默本領逗人開懷。

從業經歷

在電視的黃金時期,克裡斯托弗·沃肯最初以群眾演員的身份出現在連續劇和電視娛樂節目中。參與Martin and Lewis在音樂喜劇節目The Colgate Comedy Hour的綵排之後,克裡斯托弗·沃肯決定要作一名演員。1953年,他成為電視節目The Wonderful John Acton的解說員。在此期間,他被暱稱為「Ronnie Walken」。 從1963年起,沃肯投身於劇壇,並改成現在的藝名。他先後演出了《冬獅》、《玫瑰紋》等劇,獲得了戲劇評論獎最佳男演員稱號。1971年,沃肯第一次在影片《安德森的錄音帶》裡擔任配角,從此走上銀幕。這位演員身材細長,頭髮與眉毛均淡黃色,臉上透射一種寧謐的心境。所以,一開始專演文質彬彬的青年,如《下一站是格林威治村》裡的詩人。然而,在反戰電影《獵鹿人》(Deer Hunter)裡,他一反戲路,改飾一個被戰爭摧殘得喪失理智的精神分裂症者——尼克。尼克原是一個豪爽的鋼鐵工人,來到越南戰場上以後,被那裡的殘酷景象嚇壞了,精神完全崩潰,連美國也不願回,在西貢的賭場表演「俄羅斯輪盤賭」式自殺。這時沃肯表演的尼克,臉上沒有一點血色,只有麻木不仁的表情。由於出色的表演,沃肯獲得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美國報刊稱沃肯飾演的尼克是「受戰爭創傷的美國青年一代的化身」。

初次上鏡

Walken第一次上鏡頭是在14個月的時候,他光著屁屁和兩隻貓共同出現在一個大型的流行檯曆上。他在小時候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因為是移民,所以聽不同的語言、吃不同的東西,視野也更開闊。那時他一個兄弟總參加拍攝,不能去的時候就讓他做替補,因為他倆的聲音幾乎一樣,這就是他從影的原因。

走上演藝之路

10歲時他演員的天性就形成了,就有好多好多的Show等著他了。當Walken還沒有把心思投入到表演的時候,他認為自己是屬於舞蹈的。他喜歡爵士樂。15歲的時候,他花了整個夏天和一個馬戲團旅行,像一個訓獅員。當馬戲團老闆兼首席訓練員完成表演的時候,他就佯裝成老闆的兒子,跑進籠子裡作訓獅表演。

Walken還在自家的麵包店幹過。他父親是個工作狂,沒有節假日。他父親愛自己的工作,而且這樣的結果是他的麵包店在皇后區成為一個傳說。Walken和他的兄弟經常在店裡幫忙,而且至今這經歷對他都有影響。

他被人們無數次的批評過關於角色的挑選問題,這是因為他選擇的電影好多都是大爛片。但事實上他習慣不停工作。像只鯊魚一樣工作到死。而且他熱愛工作。因為當初他幫爸爸的忙讓自己感覺很快樂。除次之外,他開車很慢,因為原來送蛋糕的時候保證不能有磕碰的記憶一直還在他的腦海中浮現著。

從兒童專業學校畢業後,Walken就進入了Hofstra大學攻讀英國文學,但是沒持續多久。學業還不到一年,他就獲得出演1963年音樂劇《給別人個好印象》中Dutch Miller角色,自此離開了學校和年輕的Liza Minnelli同台演出。正像人們所說的,舞蹈是Walken的萬寶囊,在後來的許多電影裡,他都不時的輕舞或者轉動一下身體,就像是在提醒觀眾本來的他就是這個樣子的。

後來Walken取了個新名字。他得到了一個在Monique Van Vooren的法國式夜總會與另外兩個人同台唱歌跳舞的工作。Monique是一個真正的走秀明星,後來她出現在了Andy Warhol的《自作自受》中。在Monique演出的結尾她介紹了這些唱歌跳舞的人們。終於在一個晚上,她以女主角的姿態決定Walken不應該叫Ronald,而應該叫Christopher。所以,Christopher Walken出現了。

1964年,Walken接手了《West Sid Story》,演了一個年輕的暴徒舞者Riff。此時他遇到了他生活中的妻子Geogianne Thon,她扮演Riff的女友。他們於1969年結婚並一直到現在,二人沒有要小孩。

1965年看上去像是Walken的一次轉機。當時他正在sherlock holmes的一部名叫《Baker Street》裡演殺手。在大使劇場上演的《冬天裡的獅子》中扮演法王Philip。之後他便馬上獲得成功,得到了clarence derwent獎。他繼續在《Measure for Measure》裡扮演Claudio,在Tennessee Williams的《Rose Tattoo》裡扮演Jack Hunter,並因此被認為是表演行業最有希望的人。

看起來年輕的Walken很順利,但是對於正規表演經驗的缺乏,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慶幸的是,在他父親工作原則的熏陶下,這些挫折只能使他變的更加堅強。後來他又拓展學習了很多東西。1969年的Walken看起來像是個旅行者。他在佛羅里達扮演了Tom Stoppard編劇的《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中的Rosencrantz,在返回東部的Ann Arbor出演《Chronicles of Hell》,之前在聖地亞哥出演了Mark Antony 和 Macduff。1970年他在芝加哥參與了Lemon Sky,再接下來的一年他回到了芝加哥,因主演《The Night Thoreau Spent In Jail》贏得了Joseph Jefferson大獎。回到紐約後還演了《Cymbeline》,這部作品預示著將要發生的事情,他為Yale劇團扮演了Caligula。之後他登上了銀幕,成為真正的電影演員。同時他還在繼續他的音樂劇、舞台劇還有喜劇表演。

【第1頁】【第2頁】

上頁12下頁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