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艾灸好嗎?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秋分時節艾灸好嗎?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艾灸是中醫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中醫對世界醫學的一大貢獻。其實艾灸不僅有著治病的作用,同時也有很好的預防疾病和平衡體內陰陽的作用。而且在重要的節氣做艾灸,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預防疾病的效果。那麼,秋分時節艾灸好嗎?

秋分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此時進行艾灸,也叫做「秋分灸」,可以扶助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對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更為有效。而且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在秋分時節,根據節氣的陰陽變化,施以「溫熱」的灸法,能有效溫通陽氣、祛風散寒、扶助正氣、增強免疫力。

進入秋天後,氣溫逐日下降,寒涼漸重,陰氣上升抑制了春夏溫熱之氣,許多陰寒症有了抬頭趨勢,比如咳嗽、胃痛、腹瀉、四肢怕冷等寒症,同時也是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高發期。秋分灸治療選取肺俞、脾俞、腎俞、關元俞等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為主,以調治相關臟腑和有關組織器官的病證,對呼吸道及消化道等疾病尤為顯效。

秋冬常見虛證的秋分灸法

灸足三里

適合於脾胃虛寒的患者,包括免疫功能低下、虛寒性胃腸病等,灸法一般以溫補脾胃為主,兼溫腎陽、助肺氣。每天灸1次,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秋冬脾胃虛寒性疾病的發作。

灸膻中

適合於肺虛的患者,包括寒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寒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還有反覆呼吸道感染,灸法一般是疏通經氣、溫肺。操作時,選取胸口的膻中、脖子後面的大椎作為施灸的部位。此法在睡前進行比較好,時間可稍長,灸上10至15分鐘後,能暖和身體、幫助睡眠、預防秋冬呼吸道疾病的發作。

灸湧泉

適合於腎內積寒證者,包括虛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有凍瘡等。均是由於腎陽虧虛、寒濕內侵,致使筋骨、肌肉受累,一般灸兩腳底湧泉穴。晚上熱水洗完腳後,擦乾後進行。

秋分艾灸的禁忌

秋分灸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有以下情況:如咳嗽時痰黃、尿少、大便乾澀,多數屬於熱症不適合做;發燒、猛烈咳嗽甚至咳出血來,也不宜做;糖尿病患者易留疤,應慎施灸;孕婦的腹部腧穴禁止施灸。

秋分時節艾灸可以起到扶正陽氣的作用,同時也可能預防或者治療一些疾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適合艾灸的人在秋分的時候一定不要做艾灸,不然會加重病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