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上墳什麼時間合適?春節上墳可以提前幾天?

春節上墳什麼時間合適?春節上墳可以提前幾天?

春節是中國最為盛大的節日,上墳祭祖祭祖是中國的特色文化習俗,那麼春節上墳什麼時間合適?春節上墳可以提前幾天?跟我們一起瞭解下吧。春節是一年中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想瞭解春節更多相關內容,就2020年春節專題吧。春節上墳什麼時間合適?春節上墳祭祖,集中在大年三十或者是正月初一這兩天;

大年三十除夕,出門在外的親人都回來了,就可以拉開春節上墳祭祖的序幕,春節上墳祭祖,目的是給已經去世的家人,報平安,並告知一年之中的收穫等等。同時會燒點紙錢撒點黃酒之類的,和離去的親人一起過節,也是寄托哀思,告訴他們活著的人生活的很好,沒有將他們忘記,以安慰逝者。大年三十下午,就要帶上香燭供品到祖先墳前,恭請歷代祖宗回家過年。

大年初一春節上墳祭祖,在全國漢族居住的地區都有流傳,但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比較集中。大年初一,又要帶上供品錢紙,將祖先送回墳地祭拜告別。寓意是在一年一度最喜慶的節日,不忘祖先之恩,共度佳節。所以,有些地區的人們稱大年初一上墳為“拜祖先”,清明節掃墓才稱為“上墳”。春節上墳可以提前幾天?春節上墳一般在臘月二十三小年到臘月三十除夕都是可以的,因此可以提前一周左右時間;

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除、清、九、盂),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  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

除夕祭祖,是中國流傳至今的傳統風俗之一。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過去,祭祖儀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舉行,身穿盛裝的同一姓氏宗族參加,儀式較為隆重。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團年飯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餚,進行拜祭。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