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吃春菜吃的是什麼菜?看看各地區有什麼差異

春分吃春菜吃的是什麼菜?看看各地區有什麼差異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天氣也是明顯的在漸漸變暖。而時至今日,關於春分所特有的習俗,仍舊能很好的流傳下來。春分吃春菜吃的是什麼菜?各地方之間都有什麼差異呢?

春分時節吃春菜,而所謂的春菜,原本是指」春天的野菜「。不過發展至今,我們所說的「春菜」,往往都是泛指為「春季時令菜」,即該季節才有的蔬菜。人們普遍認為,多吃這些時令菜,能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好處。尤其是在春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一起出動,去市場購買些春菜回來烹飪美食。但是這一天的春菜,在不同地區都是有特定的指代的。

像在潮汕地區,春菜其實就是大家最常吃,也最為喜歡的一種蔬菜,其名字就是春菜,而不再是一種泛指。這是潮汕地區所特有的蔬菜品種,形狀介於菜心跟芥菜之間,並且吃起來既有菜心的清甜之氣,又有芥菜的辛苦之味,非常特別。而關於煮法,潮汕人普遍願意用其去煲粥或者是煲湯,像是春菜排骨煲或者春菜豬骨湯的,除此之外,比較常見的還包括了用豆漿去炒春菜,非常受人歡迎。

在中山地區,他們傳統的春菜則是一種野莧菜,以前的人還稱之為「春碧蒿」和「馬齒莧」,這是種在田野中就能輕易見到的,一種嫩綠的、細細的,大概同巴掌一般大的蔬菜。在中山流傳有這麼一句順口溜,「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這裡的春湯正是與春菜大有關係,是用其同魚片一起熬煮,所形成的濃湯。這當中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因而春分吃春菜,喝春湯的習俗能在中山地區延續下來。

而在北方地區,他們也是有自己吃春菜的習俗的。北方的春菜是萵苣屬的一種蔬菜,從外表上看,其菜葉才是主要部分,而其莖卻是很短,而這種菜也有很多其他的別稱,像是萵筍、春菜、生筍、千金菜等,這算是北方春季飲食裡一種典型的應季蔬菜,尤其在春分前後食用最為鮮美。當然,該菜中的鈉元素含量非常高,多吃可以促使身體新陳代謝的平衡,解決小便不暢、乳汁不通等問題。

春分吃春菜吃的是什麼菜?南方有莧菜、春菜,北方有萵苣,雖然有一點的差異,但其當中的營養都是極好的,否則也不會如此受人歡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