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

    1.瞭解自己、瞭解別人

    建立牢固的人與人的關係,圓滿順利地持續這種關係,必然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充實的內容,給世人帶來最大的幸福。

    只有在既瞭解別人,又能瞭解自己的情況下,才能達到建立牢固的人與人的關係的美好境地。當一個人在急需對方認可自己的主張時,首先採取的步驟便是妥協。完全為對方而工作但是結果往往會有背叛的行為發生,一旦有了背叛的事情發生,自然而然地,人際關係便轉優為劣,雙方劍拔弩張,形成互不相容的情況。因此,靈活地運用人際關係的前提便是,時時地站在對方的立場為他著想,把對方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一般看重。當然,也不需要太過卑屈,只要正正當當、大大方方地照著對方所希望的目標做就行了。

    (1)瞭解自己的性格

    一個人不可能不瞭解自己,卻能體貼別人的心情,為他人著想。 因為明白自己曾經度過的錯誤,才能知道別人犯同樣錯誤時的心情,也才能引導別人走出迷惘的痛苦心情。因此,瞭解自己,才能去瞭解別人,站在他人的立場為他人著想,才能將心比心,這也是人際關係的建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要認識自己性格的狀況,你是開放型的,還是封閉型的?是否善於言談交際?是否興趣廣泛?自制力較強、情緒穩定,還是易動搖。感情起伏較大? 只有當瞭解到自己的性格狀況時,才能更好地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人與人關係的正常發展。

    (2)血型與體質和氣質

    血型是由生物化學決定的天生素質。這種素質有兩種,一種是與身體有關的體質,另一種是與精神有關的氣質。

    體質和氣質並不是互不相干的兩種東西。氣質是人體本身的產物。由於觀察角度的不同,素質有時也可稱為體質,有時則稱為氣質。

    因為血型是體質、氣質類型的唯一分類標準,所以我們稱血型為觀察一個人的天生素質並說明其內容的唯一科學標準。

    (3)如何瞭解對方的意思

    在和某人建立友好的關係時,最重要的方法是捨棄先入為主的主觀觀念,以謙虛的心與他相處。初聽之下這似乎是一件不容易做的事,因為人容易以自己的尺度衡量事情,用自己主觀的眼睛看別人,以致失去了客觀性。不過我們可以用謙虛的心與對方交談,在交談中,我們可以觀察得出結論。一旦你用理解的態度與人相處,你將會發現一切事情都有了轉變,心胸也會豁然開朗,進而還可以詢問對方的價值觀。 必然可以幫助你更瞭解對方。

    不論是在什麼情形下,首先必須注意傾聽對方的談話,在這一點上,B血型的人最易疏忽,而O型、A型血的人卻是積極的傾聽者,認真傾聽對方的談話,既是一種禮貌,更重要的是掌握對方講話的意思,以便能作進一步的交流。

    (4)如何避免誤會的發生

    避免發生誤會的首要問題是怎樣讓對方真正瞭解自己的意思。如果你說的事情因表述不清等原因而使對方無法瞭解你的真實想法時,產生誤會則是難免的。

    在自己想瞭解對方的時候,當然是想知道關於他的任何一件事。這些事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對方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個性以及處事方法。所以在與人交往時,關於此事的任何蛛絲馬跡都是不能錯過的。如何讓對方充分明白自己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當雙方在溝通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象開機槍似的,不斷地對對方實施疲勞戰術,而是應該認真地聽聽對方在講什麼。專心聽講的態度,可以穩定對方的心情,讓對方安心。

    每一個人,因生活環境、教育情況的不同,造成個性。思維方式以至於價值觀都不同。在遇到新的情況時,容易以狹小的自我經驗來解釋新事物,以主觀的態度做出判斷,所以在經驗範圍之外的事物就找不出解決的辦法,一些誤解也就由此而生。因此在真正瞭解一個人之前,是需要嘗試許多錯誤的,瞭解的路途也不是平坦的康莊大道,只和對方聊過幾次,就認為已十分瞭解對方,這是錯誤的想法。

    瞭解一個人,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而且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讓對方瞭解自己的道理也一樣,千萬不可操之過急,時間一到,自然就能有所瞭解,而有些誤會也就自然可以冰釋。

    (5)如何掌握對方的心情

    人除了具有理智、冷靜、堅強意志的一面,也有感情的一面。理智容易被理解,感情則像飛鳥般難以捉摸,有許多事光賃感情是無法歸納出結論,理不出頭緒的。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理性的精神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可忽略對方的情緒問題,感情方面的對待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用一分理性精神、半分的感性精神與人交往,將會發現與人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且深刻。

    人的性情因受到環境、工作、事業、愛情等的影響,常以不可理解的方式存在,且經常是瞬息萬變的,有時甚至連自己也無法清楚預知自己感情的深度。何況要去掌握別人的心情,那可真是難上加難,而有了這一層難度,在我們與人建立人際關係上,便增添一份難以超越的障礙。

    如何掌握人的感情怎樣變動、性格如何變化,是人際關係中的一大關鍵; 而依循血型的脈絡,依血型來瞭解一個人的個性、氣質,進而掌握他感情的動向,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6)失敗的人際關係的種種因素

    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個人主義太濃厚,完全站在合乎自身利益的立場行事,來以否定的態度表現自己的意思。

    喜歡揭人短處,背地裡說人壞話。

    與人交往中總是死氣沉沉,一副拒人於千里以外的尊容。

    不能寬恕別人的失敗。

    對他人所遭遇的問題,表現冷淡。

    單方面的強迫行為。

    好惡的表現過於顯露。

    依對方的地位、經濟能力以及美醜做為待人的態度。

    談話不顧及對方是否感興趣,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沒有集體感,也沒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不考慮對方的心情。

    做任何事皆以「利」為出發點。

    裝腔作勢,態度太不近人情。

    嚴以待人,寬以對己。

    缺點很多。

    要想使自己成為人際關係的佼佼者,必須克服以上讓人討厭的品質,否則的話,你將成為人際交往中的一個失敗者。


    2.影響人際關係的幾種劣因

    (1)不能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一旦一個人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自己的思想行為,那麼就會有被周圍的人誤解的危險。一個正常的人,應該能夠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一個自我表達能力太差的人,必然無法和他人達成良好的人際關係。而憑借言語,會使得對方對你產生不一樣的印象。

    在現代公關學中,語言表達是一項重要的課程。不能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往往會影響到商業洽談,人際關係等社會生活。例如同樣是「不做」的意思,有人直接了當地說:「平常我就不積極」。有些人則用婉轉的證據說:「因為平常我就較謹慎,所以想認真加以考慮後再行動」。結果兩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要經常地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在人際交往中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2)自我意識過於強烈

    凡是以自我為中心,必然導致人際關係的嚴重損害。

    每一個人都想讓人看看自己的過人之處,然而卻也都有一些自我掩飾的技巧。過度的自我膨脹和過份的謙虛一樣,雖不對本人造成困擾,卻讓聽的人感到十分痛苦。

    自我意識過於強烈,會給對方帶來反感,這種人只注意自己的感覺。想到自己的事,完全將別人置於他處。這種人雖然沒有攻擊性,卻也讓人產生不了好感,自然人際關係也就不會良好。

    (3)無法瞭解對方個性

    我們常聽許多人講:「哎!真不明白那個人是怎麼想的,怎麼做出這種事來。」的確,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所以我們無法正確瞭解每個人每天的行為,尤其對相交不深的人,往往會產生不知對方個性如何的困擾。所以關鍵問題就在於要瞭解對方的性格氣質,如果不明白對方的性格氣質,自然無法靈活地運用人際關係,當然要掌握對方的性格氣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仍可有一些方法來判定對方的個性。本書介紹的血型推斷法便是其中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

    (4)對愛憎的表現太過偏激

    在這個世界上,有我們所喜歡的人,也有我們所憎恨的人。不過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你所歡喜的人,你不一定喜歡他一輩子;同樣的,你也不太可能會討厭一個人一輩子。

    如果對每一個人都抱著喜愛的態度,則在初次見面時,行為可能顯得過於輕率。 而如果懷著過於憎惡的心理去接觸對方,那麼你將會一無所獲。由於受到先前第一印象的影響無法正確地判斷自己的感情,也沒有辦法以冷靜的心與人交往,這實在是很失敗的辦法。

    一昧拒絕所討厭的人,只和喜歡的人交往,並全憑自己的愛憎去判斷別人,那麼從此以後,你可能再也無法真正接受這個人,同樣的道理,被你所討厭所拒絕的人,必然也能敏感地察覺到這份微妙的關係,就以同樣冷淡的態度來回敬你,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一種人際關係。只有以好意待人,別人才可能以好意對待我們。

    (5)一個人一旦年過三十,就會覺得青春不再,精神不像從前那樣生龍活虎,精力也不如從前那般充沛,尤其是超過六十歲的人,總是容易掉入回憶的深淵,懷念年輕的時光。所以一旦有相當年齡的人,總是抱著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因為年齡已經形成一種障礙,無法和年輕人自然地相處。其實這種心理大可不必。

    一般而言,年輕的一輩,由於意識到自己年齡較小的事實,自然地會對年紀較大的人產生對抗心理,或者會產生一種難以溝通的心理。而在年齡大的人方面,有一種心理障礙,不太容易接受年輕人的觀念。其實這些心理障礙都是可以克服,且應該克服的。因為在我們的交際社會中,有年紀大的人,也有年輕人,各有地位,各有立場。只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和立場,才能超越年齡,每一種人建立良好而健康的人

際關係。


相關鏈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相關內容
頻道導航